[实用新型]自然纤维类生物原料制浆浸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26921.X | 申请日: | 201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165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李刚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东东方轻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B1/06 | 分类号: | D21B1/06;D21C3/00 |
代理公司: | 21227 丹东汇申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枫燕 |
地址: | 11801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浸渍 浸渍池 集液池 制浆工艺 喷淋 坡形 装料 饱和浸渍 多排布置 浸渍系统 原料制浆 自然纤维 时间差 出料侧 间隔层 浸渍液 类生物 送料机 常压 出料 滴流 渗流 分段 转换 灵活 配套 申请 应用 保证 生产 | ||
本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自然纤维类生物原料制浆浸渍系统,其组成包括浸渍池及其集液池和送料机,集液池位于浸渍池一侧,两者的间隔层设置有浸渍液渗流窗,浸渍池池底由进料侧至出料侧呈由深渐浅的坡形。本技术方案采用池底呈坡形的浸渍池,并与集液池配套,能够根据不同制浆工艺方法在饱和浸渍、喷淋滴流浸渍、浸渍与喷淋浸渍分段进行的多种原料浸渍方式中灵活转换,且更适用于应用常温、常压的制浆工艺;可多排布置浸渍池,利用时间差交替完成装料、浸渍和出料,保证生产连续运行效率。
技术领域
本专利申请涉及以自然纤维类植物为初始原料制浆获得成品浆的制浆设备,尤其涉及原料浸渍工段的制浆装置。
背景技术
以自然纤维类植物为初始原料规模化生产造纸商品浆,制浆方法主要有三类:化学制浆法、半化学制浆法和机械制浆法,后两种制浆方法的制浆工艺条件相比传统的高温、高压、高碱严苛工艺的化学制浆法温和许多,但都需要对初始原料实施有效的药物浸渍,迫使原料溶胀,以便于后段工序能够用其温和的工作条件处理制浆。所述的药物浸渍需要时间较长,通常需要几天的长时间浸渍处理,在时间进度上难以与制浆的其它工序步骤相接续、匹配,因为浸渍工序导致整条生产线生产效率低下;另外,浸渍工艺装置处理量不可灵活调整、进料、出料较为困难,需要配备辅助设备或人工作业来完成浸渍物料的转入和转出,生产效率的提高受到了更大的阻碍;再者,结构形式固定、无法在多种浸渍方式之间选择和程度上的调控,存在难以根据生物质原料种类、浸渍液功能成分的不同而进行对应性调整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专利申请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时间进度上、空间配置和生产规模的协调上易于与各工艺流程相接续、匹配,尤其是适于组合于常温、常压的温合制浆工艺中,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浆品品质的自然纤维类生物原料制浆浸渍系统。
本专利申请提供的自然纤维类生物原料制浆浸渍系统技术方案,其主要技术内容是:一种自然纤维类生物原料制浆浸渍系统,其组成包括浸渍池及其集液池和送料机,所述的集液池为浸渍池进料侧一独立池体,集液池与浸渍池间隔层下部设置浸渍液渗流窗,浸渍池池底由进料侧至出料侧的X向为池深度由深渐浅的坡形。
上述整体技术方案中的之一优选技术手段,送料机包括X向轨道移行的X向输送部和垂直X向、组装于X向输送部出料端的Y向轨道移行的Y向输送部。
上述整体技术方案中的之一优选技术手段,并排设有两套浸渍池及其集液池,所述的X向轨道设置于两套浸渍池之间间隔壁平台上,Y向输送部的两出料端口分别于两浸渍池之上的Y向移动。
本专利申请公开的自然纤维类生物原料制浆浸渍系统技术方案,采用池底呈坡形的浸渍池,并与集液池配套,可以在饱和浸渍、喷淋滴流浸渍、浸渍与喷淋浸渍分段进行的多种原料浸渍方式中灵活转换。浸渍液自然的向集液池汇集沥出,与浸渍池呈U形管,不影响饱和浸渍对原料浸渍处理,也更适合于厌氧型生物酶的浸渍处理;喷淋滴流浸渍,更适合于好氧生物酶浸渍作业,易于原料加速水解、酶促酶解;混合浸渍,即饱和浸渍和喷淋滴流浸渍分段进行,达到加速软化原料的技术目的。集液池的设置还方便了浸渍液直接驱动送至入液池,或经喷淋通道实施循环喷淋浸渍,易于实践操作中满足浸渍技术标准要求。本技术方案尤其适用于应用常温、常压的制浆工艺,更为适合于模拟微生物生长相适宜自然环境,利用微生物益生菌复合生物酶浸渍生物质原料,成为温和制浆工艺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取替已有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的化学蒸煮制浆工艺方法;适合于各种生物质原料和各种浸渍药液;多排布置浸渍池,利用时间差交替完成装料、浸渍和出料,不因浸渍用时长而阻碍整套制浆生产线的运行,匹配能力强,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生产的连续运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包含有本专利申请系统装置的制浆备料流程图。
图2为本专利申请的组成结构图。
图3为本专利申请的俯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东东方轻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丹东东方轻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269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够降低磨损程度的钢丝绳索具
- 下一篇:一种碎浆机安全快速排放废渣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