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真空绝热管吸附模块吸引移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29136.X | 申请日: | 201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395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黄逸佳;韩云武;陈志越;宗曦华;张喜泽;魏士政;张智勇;张大义;喻志广;王天龙;田祥;陆小虹;高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9/065 | 分类号: | F16L59/065;B01J20/34 |
代理公司: | 31219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双娇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绝热管 吸附模块 移动单元 供电单元 绝热保护层 真空夹层 磁力 吸附剂 铁芯 外管 线圈提供电流 本实用新型 磁力吸引 机械真空 加热活化 移动装置 位置处 活化 外壁 缠绕 吸引 通电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真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绝热管吸附模块吸引移动装置,包括供电单元和至少一个移动单元,移动单元包括至少一个铁芯,铁芯上缠绕有线圈,线圈与供电单元相连接,供电单元向线圈提供电流,使移动单元产生磁力,移动单元能够在真空绝热管的外部通过磁力吸引置于真空绝热管的真空夹层内的吸附模块。将移动单元放置在真空绝热管的外管的外壁上,供电单元通电,使移动单元产生磁力而吸引置于真空绝热管的真空夹层内的吸附模块,实现将吸附模块吸至贴近外管的位置处,然后再对吸附模块内的吸附剂进行加热活化,由于吸附模块远离真空绝热管的绝热保护层,因此不会对绝热保护层造成损坏,可以对吸附剂进行有效的再次活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真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绝热管吸附模块吸引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超导电缆具有载流能力强、损耗低等诸多优点,可广泛应用于电力传输。而真空绝热管作为超导电缆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真空度的好坏决定了超导电缆系统的运行效率及稳定性。真空绝热管为双层管件,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和外管之间为真空夹层,真空绝热管的绝热性能由真空夹层的真空度决定。为了保证真空绝热管的真空度,通常会在抽真空完成后,将吸附模块放置于真空绝热管的真空夹层中,以维持真空夹层的高真空度。吸附模块包括金属编织袋和由复合材料构成的吸附材料,吸附材料装于金属编织袋中。
当吸附材料的吸附容量达到饱和时,需要对吸附材料进行再次活化。由于吸附模块处在高密封、高真空、内外层温差较大的绝热管真空夹层中,并且靠近温度较低的内管,而活化所需温度较高,通常为100℃到300℃之间,考虑到绝热保护层的耐高温性能较差,因此活化时需将吸附模块尽量贴近外管,远离绝热保护层。然而,目前尚未有较好的方法将吸附材料移动至靠近外管的地方进行加热活化,因此吸附材料的再次活化仍存在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真空绝热管吸附模块吸引移动装置,能够从外部吸引并移动真空绝热管内的吸附模块至靠近真空绝热管外管的位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真空绝热管吸附模块吸引移动装置,包括供电单元和至少一个移动单元,移动单元包括至少一个铁芯,铁芯上缠绕有线圈,线圈与供电单元相连接,供电单元向线圈提供电流,使移动单元产生磁力,移动单元能够在真空绝热管的外部通过磁力吸引置于真空绝热管的真空夹层内的吸附模块。
优选地,移动单元包括多个铁芯,多个铁芯之间通过连接结构相连接。
优选地,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用于连接相邻两个铁芯的连接件,连接件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套管和连接两个套管的连杆,铁芯穿套固定在套管中。
优选地,线圈与供电单元之间通过导线相连接。
优选地,供电单元设有一个,所有移动单元共用一个供电单元。
优选地,供电单元设有多个,每个移动单元各与一个供电单元相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放置供电单元的放置架。
优选地,吸附模块包括吸附剂和装载吸附剂的编织袋,编织袋采用铁磁性材料制成。
优选地,吸附模块包括吸附剂、装载吸附剂的编织袋和磁性件,磁性件采用铁磁性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显著的进步:
本实用新型的真空绝热管吸附模块吸引移动装置在使用时,可以将移动单元放置在真空绝热管的外管的外壁上,供电单元通电,使移动单元产生磁力,则移动单元能够在真空绝热管的外部通过磁力吸引置于真空绝热管的真空夹层内的吸附模块,实现将吸附模块吸至贴近外管的位置处,然后再对吸附模块内的吸附剂进行加热活化,由于吸附模块远离真空绝热管的绝热保护层,因此不会对绝热保护层造成损坏,可以对吸附剂进行有效的再次活化。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291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真空保温水管
- 下一篇:一种采油井出油管道保温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