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学侦查变焦镜头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29250.2 | 申请日: | 201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90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白继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易励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9 | 分类号: | G02B7/09;G02B7/02 |
代理公司: | 11768 北京兴智翔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蒋常雪<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镜体 透镜 硅胶 镜盖 红外镜片 变焦镜 本实用新型 两组 镜头 中心线重合 缓冲防护 夜视功能 翻盖式 防护壳 未使用 组设置 翻转 变焦 内齿 内镜 转轴 转动 灵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学侦查变焦镜头,包括镜体、硅胶镜盖以及变焦镜组,所述硅胶镜盖一端的两侧均通过设置第一转轴与镜体连接,所述变焦镜组设置于镜体的内部,所述变焦镜组包括两组第一透镜、两组第三透镜以及若干第二透镜,且三种透镜的中心均与镜体的中心线重合,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翻盖式的硅胶镜盖和红外镜片,硅胶镜盖在镜头未使用时起到保护镜头内镜的作用,在夜间进行光学侦查时,通过转动红外镜片,从而实现夜视功能,灵活翻转红外镜片,实现白天和夜晚进行光学侦查的切换,简单实用,防护壳内齿状的结构设计,起到了一定的缓冲防护作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整个镜体的重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焦镜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学侦查变焦镜头。
背景技术
变焦镜头是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变换焦距、从而得到不同宽窄的视场角,不同大小的影象和不同景物范围的照相机镜头,变焦镜头在不改变拍摄距离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变动焦距来改变拍摄范围,因此非常有利于画面构图,由于一个变焦镜头可以兼担当起若干个定焦镜头的作用,外出旅游时不仅减少了携带摄影器材的数量,也节省了更换镜头的时间。
现在涉及到一种光学侦查变焦镜头,现有的变焦镜头没有附带夜间进行光学侦查的功能,需要更换特定的红外镜头,不够便捷,同时整体镜头没有较厚的防护结构,若是发生镜头掉落可能造成镜头外壳或是镜头内镜损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光学侦查变焦镜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侦查变焦镜头,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光学侦查变焦镜头,包括镜体、硅胶镜盖以及变焦镜组,所述硅胶镜盖一端的两侧均通过设置第一转轴与镜体连接,所述变焦镜组设置于镜体的内部,所述变焦镜组包括两组第一透镜、两组第三透镜以及若干第二透镜,且三种透镜的中心均与镜体的中心线重合,所述硅胶镜盖外侧的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镜体的顶端设有凸块,并在镜体的表面设置有变焦圈,且凸块与凹槽相互契合,所述硅胶镜盖的内部活动设置有红外镜片,且红外镜片的一端通过设置第二转轴与硅胶镜盖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转轴设置于两个第一转轴之间的位置,且第二转轴与红外镜片外侧设置的金属镜框焊接。
优选的,所述硅胶镜盖一侧与镜体闭合端的位置开设有阶梯状的弧形槽,并与金属镜框紧密贴合,且硅胶镜盖的表面与镜体贴合位置的中部通过强力胶粘合有铁片,所述镜体一端与铁片对应的位置通过强力胶粘合有磁圈。
优选的,所述红外镜片和变焦镜组的截面均为圆形结构,且红外镜片与变焦镜组的圆心重合。
优选的,所述镜体的外侧设有防护壳,且防护壳的内部为齿状设计,所述防护壳的厚度为0.8-1.5cm。
优选的,所述第一透镜为ED低色散镜片,所述第二透镜为非球面镜片,所述第三透镜为常规透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计翻盖式的硅胶镜盖和红外镜片,硅胶镜盖在镜头未使用时起到保护镜头内镜的作用,在夜间进行光学侦查时,通过转动红外镜片,从而实现夜视功能,灵活翻转红外镜片,实现在白天和夜晚进行光学侦查的切换,简单实用;
2、通过设置的凸块、凹槽和硅胶镜盖的弧形槽,使用时翻转硅胶镜盖,使凸块嵌入到凹槽内,从而保证整个硅胶镜盖贴合到镜体表面,在不需要使用红外镜片时翻转红外镜片,使红外镜片的金属镜框嵌入到弧形槽内,从而保证整个红外镜片贴合到硅胶镜盖内,使用灵活;
3、通过设置防护壳,齿状的结构设计,起到了一定的缓冲防护作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整个镜体的重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光学侦查变焦镜头的正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易励光电仪器有限公司,未经长春易励光电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292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