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平板雷达的小型越野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29635.9 | 申请日: | 201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54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宇;孙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星图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0 | 分类号: | B60R11/00;G01S13/93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平板 雷达 小型 越野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平板雷达的小型越野车,包括越野车本体,越野车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设备舱电源,设备舱电源上电性连接有面板和控制按钮,面板上电性连接有鼠标和电脑键盘,越野车本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撑底座,固定支撑底座的上端一侧通过底部连接轴活动连接有平板雷达边框,平板雷达边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平板雷达,平板雷达上电性连接有雷达电源线和雷达信号线,固定支撑底座的前后部一侧均设有液压支撑杆,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体积较大的平板雷达安装于越野车顶部位置,既解决了“低慢小”无人机探测难的问题,又解决了大型方舱车越野能力不足,野外部署不便的矛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越野车,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平板雷达的小型越野车,属于越野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我国加快推进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工业4.0战略。而作为智能制造与通用航空融合发展的无人机技术发展迅速。仅2017年一年,我国无人机市场规模就超过121.3亿元,全国注册无人机数量达24万架以上,随着无人机更具致命性、行动更鬼祟、速度更快、更敏捷、格更便宜,这些设备所带来的骚扰与威胁程度也跟着升高,小至个人、家庭的隐私权被侵犯,大至危及社会及国防安全。因此,必须采取一种技术手段对这些“黑飞”无人机进行有效监测,才能及时作出处置,保障低空安全。
现有无人机监测技术主要包括无线电被动侦测技术、雷达主动探测技术、光学探测技术、声学侦测技术等,其中雷达探测技术是主要应用方向。但目前,雷达探测技术的应用针对这种“低慢小”无人机目标还存在着诸多的不利之处:一是这种“低慢小”无人机目标多普勒频移效应不明显,雷达捕捉困难,因此探测距离都比较近,尤其对于边防、军事基地等重要设施的防护需求难以满足;二是雷达技术配套相关设备众多,目前机动式雷达车普遍采用大型方舱结构,方舱外部安装雷达天线,内部架设处理器等设备,从而降低了车辆的通行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带有平板雷达的小型越野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平板雷达的小型越野车,包括越野车本体,所述越野车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设备舱电源,所述设备舱电源上电性连接有面板和控制按钮,所述面板上电性连接有鼠标和电脑键盘,所述越野车本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撑底座,所述固定支撑底座的上端一侧通过底部连接轴活动连接有平板雷达边框,所述平板雷达边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平板雷达,所述平板雷达上电性连接有雷达电源线和雷达信号线,所述固定支撑底座的前后部一侧均设有液压支撑杆,所述液压支撑杆的上端均通过支撑连接轴活动连接在平板雷达边框上,所述液压支撑杆电性连接有液压电源线,所述液压电源线和设备舱电源以及控制按钮电性连接,所述越野车本体上端的一侧前后部均固定连接有穿孔弯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穿孔弯头呈U型结构,所述穿孔弯头的开口一端均穿过越野车本体的外部上端且均延伸至越野车本体的内部上端,所述穿孔弯头位于越野车本体外部的一端均悬空向下且朝向越野车本体的外部上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雷达电源线和雷达信号线均与设备舱电源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液压电源线和雷达电源线均穿过越野车本体上端前部设置的穿孔弯头且均延伸至越野车本体的内部,所述雷达信号线穿过越野车本体上端后部设置的穿孔弯头且延伸至越野车本体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支撑底座内部两侧之间的距离均和平板雷达边框两侧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固定支撑底座内部前后侧之间的距离均和平板雷达边框前后部之间的距离相同。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体积较大的平板雷达安装于越野车顶部位置,既解决了“低慢小”无人机探测难的问题,又解决了大型方舱车越野能力不足,野外部署不便的矛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星图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未经中科星图科技(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296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