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钧瓷艺术品上釉夹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29673.4 | 申请日: | 201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16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怀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宋官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1/04 | 分类号: | B28B11/04;B28B1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汇科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7 | 代理人: | 李伟 |
地址: | 46167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艺术品 上釉 夹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钧瓷艺术品上釉夹持装置,它包括底座、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的底座内设置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外接有电源线,蓄电池通过导线分别连接有开关和电机,所述的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减速箱,所述的减速箱上端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的第二转轴连接有转盘,所述的转盘上通过连接件对称铰接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相交处通过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的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相交处的上方从下至上依次通过第二弹簧和第一弹簧固定,所述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上端部设置有缓冲球,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省时省力、对钧瓷艺术品夹持稳定、方便进行上釉和实用性强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钧瓷艺术品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钧瓷艺术品上釉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钧瓷,河南省禹州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钧瓷始于唐、盛于宋,是中国古代五大名瓷之一,并以其独特的釉料及烧成方法产生的窑变神奇而闻名于世,瓷作为中国陶瓷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符号,在世界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自古就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之说,它独特的窑变艺术,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艺术特点广受陶瓷爱好者喜爱,在烧制钧瓷时,首先应该烧制毛胚,烧好后拿出来上釉,然后再烧,现有的常用的上釉方式有浸釉、淋釉和喷釉等,淋釉和喷釉都需要对钧瓷艺术品进行支撑夹持,浸釉在完成浸泡后也需要对钧瓷艺术品进行晾烤,但是在现有技术中,没有专门用于对钧瓷艺术品上釉的夹持装置,需要对钧瓷艺术品进行支撑夹持时,只能从市场上找寻合适的夹持装置用于上釉支撑,费时力,使用不方便,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省时省力、对钧瓷艺术品夹持稳定、方便进行上釉和实用性强的钧瓷艺术品上釉夹持装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省时省力、对钧瓷艺术品夹持稳定、方便进行上釉和实用性强的钧瓷艺术品上釉夹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钧瓷艺术品上釉夹持装置,它包括底座、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的底座内设置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外接有电源线,蓄电池通过导线分别连接有开关和电机,所述的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减速箱,所述的减速箱上端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的第二转轴连接有转盘,所述的转盘上通过连接件对称铰接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相交处通过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的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相交处的上方从下至上依次通过第二弹簧和第一弹簧固定,所述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上端部设置有缓冲球。
所述的蓄电池可通过电源线连接外接电源。
所述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对称设置有弧状支撑杆。
所述的第一弹簧的两端部对称固定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
所述的第二弹簧的两端部对称固定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底座,底座上通过第二转轴铰接有转盘,在上釉过程中,可通过控制电机缓慢转动从而带动转盘的转动,进而使夹持在转盘上方的钧瓷艺术品进行转动,方便进行上釉,无论是在进行淋釉、刷釉或者人工上釉均可以使用,省时省力,转盘上铰接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交叉处通过第一转轴连接,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上方依次设置有第二弹簧和第一弹簧,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处于张开状态时,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需要对钧瓷艺术品进行夹持固定时,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从钧瓷艺术品的口径处伸入,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在瓶内由弹簧的弹力伸开,对钧瓷艺术品整体进行支撑,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交叉处的上部分比下部分长,适用一定范围高度的钧瓷艺术品瓶体,并在端部设置缓冲球,以保证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端部不会对钧瓷艺术品产生破坏,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对称设置有弧状支撑杆,结构稳定,实用性强,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省时省力、对钧瓷艺术品夹持稳定、方便进行上釉和实用性强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宋官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宋官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296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碎冰装置及冰箱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合金铸造的型腔涂料喷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