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三相重合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29794.9 | 申请日: | 201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26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谢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开发区瑞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3/06 | 分类号: | H02H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企鸿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7 | 代理人: | 徐晶石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重合闸 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 合闸装置 电容 充放电时间控制 本实用新型 输出端连接 输入端连接 在线路故障 中间继电器 充电电阻 控制电路 控制电容 三相线路 限流电阻 通断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三相重合闸装置,设置在高压三相线路中,包括自动重合闸继电器、控制开关、保护开关;所述自动重合闸继电器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开关,所述自动重合闸继电器的输出端连接保护开关,所述自动重合闸继电器包括时间继电器、电容、限流电阻、充电电阻和中间继电器,在自动重合闸继电器中设置了时间继电器和电容相配合的控制电路;利用控制电容的充放电时间控制时间继电器的通断,进而实现自动重合闸继电器在线路故障时,能够自动重合闸启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三相重合闸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是发生故障最多的元件,因此,如何提高输电线路工作的可靠性,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大意义。
输电线路故障的性质,大多数属瞬时性故障,约占总故障次数的80%~90%以上,这些瞬时性故障多数由雷电引起的绝缘子表面闪络、线路对树枝放电、大风引起的碰线、鸟害和树枝等物掉落在导线上以及绝缘子表面污染等原因引起,这些故障被继电保护动作断开断路器后,故障点去游离,电弧熄灭,绝缘强度恢复,故障自行消除。此时,如把输电线路的断路器合上,就能恢复供电,从而减少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现有的三相重合闸装置多采用手动,无法实现自动合闸;并且由于长时间使用容易造成断路器的常开触点被黏住;触点无法及时断开;发生断路器跳跃,进而损耗整个输电线路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所述的技术缺陷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型三相重合闸装置,在自动重合闸继电器中设置了时间继电器和电容相配合的控制电路;利用控制电容的充放电时间控制时间继电器的通断,进而实现自动重合闸继电器在线路故障时,能够自动重合闸启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三相重合闸装置,设置在高压三相线路中,包括自动重合闸继电器、控制开关、保护开关;所述自动重合闸继电器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开关,所述自动重合闸继电器的输出端连接保护开关,所述自动重合闸继电器包括时间继电器、电容、限流电阻、充电电阻和中间继电器,所述时间继电器的线圈的一端连接控制开关;所述时间继电器的另一端连接限流电阻的一端;所述限流电阻的两端并联时间继电器的常闭触点;所述控制开关连接充电电阻的一端;所述充电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一端;同时连接电容的一端,所述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连接中间继电器的自保持线圈的一端;所述中间继电器的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中间继电器连接信号继电器;所述信号继电器通过连接压板接地。
优选的,还包括防跳继电器;所述防跳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一端和常闭触点的一端的分别连接压板的一端;所述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连接防跳继电器的自保持线圈;所述防跳继电器的常闭触点连接合闸接触器的线圈并接地。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防跳继电器的自保持线圈还连接控制开关的一组触点。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中间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第二常开触点、自保持线圈依次串联。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自动重合闸继电器中还设有信号灯;所述信号灯的一端连接控制开关的一端;所述信号灯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中间继电器的另一个常闭触点的一端,并通过连接该常闭触点连接至电容的另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三相重合闸装置,相比于现有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在自动重合闸继电器中设置了时间继电器和电容相配合的控制电路;利用控制电容的充放电时间控制时间继电器的通断,进而实现自动重合闸继电器在线路故障时,能够自动重合闸启动;通过设置防跳继电器与压板相配合,避免由于长时间使用容易造成断路器的常开触点被黏住;触点无法及时断开;发生断路器跳跃,进而损耗整个输电线路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开发区瑞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开发区瑞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297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