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调节门距的门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30840.7 | 申请日: | 201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43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陈贤敏;陈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南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G07B15/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曾敬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拦截装置 入口处 第二控制信号 第一控制信号 重量感应装置 本实用新型 调节装置 门禁系统 识别装置 智能调节 安全隐患 车辆通过 门禁控制 相对设置 用户身份 智能识别 控制器 通行 电连接 控制门 阈值时 体型 门禁 与门 预设 拦截 | ||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门禁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智能调节门距的门禁系统,包括:相对设置在车辆出入口处两侧的拦截装置与门距调节装置;设置在车辆出入口处当判断车辆的用户身份正确时发出第一控制信号的识别装置;设置在车辆出入口处当感应到车辆重量大于预设阈值时发出第二控制信号的重量感应装置;及分别与拦截装置、重量感应装置及识别装置电连接、当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及第二控制信号时控制拦截装置解除拦截、并控制门距调节装置调节门距以供车辆通过的控制器。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车辆的重量智能识别车辆的类别,并根据车辆的类别自动调节门禁门的门距大小以供车辆正常通行,既能够满足不同体型的车辆正常通行,又能够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门禁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调节门距的门禁系统。
背景技术
门禁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更多是应用于限制车辆或行人的通行,尤其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推行,门禁的开启与关闭已经不需要人为看守控制。但是当车辆体型较大时,固定门距的门禁门无法满足车辆的正常通行,为了解决这一现状,目前大多数解决方式是一开始便将门禁门的门距设计为满足中大型车辆通过的宽度。但是采用固定大门距的方式不但导致门禁道闸开启速度缓慢,且固定的大门距由于无人看守,可能存在不法分子趁道闸开启时车辆与边距之间的间隙闯入,造成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调节门距的门禁系统,旨在解决现有门禁系统无法根据车辆规格不同自动控制门距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调节门距的门禁系统,包括:相对设置在车辆出入口处两侧的拦截装置与门距调节装置;设置在车辆出入口处与所述拦截装置电连接、当判断车辆的用户身份正确时发出第一控制信号的识别装置;设置在车辆出入口处与所述门距调节装置电连接、当感应到车辆重量大于预设阈值时发出第二控制信号的重量感应装置;及分别与所述拦截装置、重量感应装置及识别装置电连接、当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及第二控制信号时控制所述拦截装置解除拦截、并控制所述门距调节装置调节门距以供车辆通过的控制器。
优选地,所述门距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车辆出口处、与所述拦截装置相对设置的拉闸门;固设在所述拉闸门靠近所述拦截装置一侧底部的滑块;预埋在地面下方供所述滑块滑动装配的滑轨;及预埋在地面下方与所述滑块固接、以驱动所述滑块带动所述拉闸门靠近或远离所述拦截装置方向移动的步进电机。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感应装置与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与所述识别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感应装置分别与所述伸缩装置及控制器电连接、当感应到车辆的用户时发出第三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器、以控制所述伸缩装置带动所述识别装置靠近车辆的用户。
优选地,所述识别装置朝向车身的方向设有分别与所述控制器及伸缩装置电连接的第二感应装置,当所述识别装置距离待车身至预设的安全距离最小值时,所述第二感应装置发出第四控制信号传递至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伸缩装置停止动作。
优选地,所述安全距离为15-20cm。
优选地,所述第一感应装置及第二感应装置均为距离感应器。
优选地,车辆出入口处的靠近所述识别装置处设置有停车区域,所述停车区域的地面上设有提醒用户将车辆停靠在所述停车区域进行身份认证的提醒标志。
优选地,所述重量感应装置采用埋设于所述停车区域的地面下方的地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智能门禁系统通过在车辆出入口处设置与门距调节装置电连接的重量感应装置,当重量感应装置感应到车辆重量大于预设阈值时发出控制门距调节装置调节门距增大以供车辆正常通行的第二控制信号。利用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车辆的重量智能识别车辆的类别,并根据车辆的类别自动调节门禁门的门距大小以供车辆正常通行,既能够满足不同体型的车辆正常通行,又能够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南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南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308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钥匙及电子锁套件
- 下一篇:井口唯一性屏蔽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