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力发电基础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30906.2 | 申请日: | 201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68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军;李国瑞;翟海清;冯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源清慧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17/00 | 分类号: | F03D17/00;F03D13/20 |
代理公司: | 11399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健;张国香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电塔 基础结构 智能无线传感器 健康监测系统 风力发电 静力水准仪 无线网关 塔筒 无线连接技术 无线通讯连接 本实用新型 监测手段 监测系统 通讯连接 运行状态 在线监测 电连接 设备层 沉降 监测 服务器 涵盖 部署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基础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包括:静力水准仪,设置在风电塔的基础承台上;智能无线传感器,设置在风电塔的塔筒内,用于监测风电塔的涵盖沉降、倾斜、振动、应变、温湿度中的一种或多种结合;无线网关,设置在风电塔的塔筒内的设备层,与静力水准仪电连接并与智能无线传感器无线通讯连接;服务器,与无线网关通讯连接。本风力发电基础结构健康监测系统,采用无线连接技术,有效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监测手段缺失、安装部署困难以及成本较高的问题。本监测系统可以有效监测风电塔基础结构的运行状态,使风电塔基础结构在线监测成为可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力发电基础结构健康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设备一般分为风电机组、风电塔基础结构等部分。由于风力塔筒承受各种力和力矩的作用,不仅会受到地表的影响,在内因和风向风速等外因的共同作用下,还有可能发生倾斜和沉降,严重时会发生倒塌事件,会威胁人们的安全、带来不必要的破坏。风力塔筒负责给风轮及机舱提供满足要求的、可靠的稳定支撑,使风轮能够获得较高且稳定的风速,也就是使风轮处于风能最佳的位置。因此,对风电塔基础结构进行监测,保持风电塔筒的正常状态对于风力发电来说很重要,是风电机组正常发电的前提条件。
目前,风电塔基础结构监测主要依靠使用水准仪进行人工观测为主,以对沉降进行长期观测,绘制沉降变化曲线。而人工监测频次低、时效性差,精度受外界影响较大、安全风险大且投入成本高。
目前其它监测领域较为成熟的监测设备和方法以有线监测为主,但风力风电塔筒内部空间狭小,电磁环境复杂,且不允许进行焊接、钻孔等安装作业形式,有线监测方式部署十分困难,且易受到干扰。由于风电基础结构复杂,对其进行有线监测,会造成极大的工作量,有线传感网络的部署同样也会对塔架结构性能指标造成较大的影响,带来更多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力发电基础结构健康监测系统,采用无线连接技术,有效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监测手段缺失、安装部署困难以及成本较高的问题。本监测系统可以有效监测风电塔基础结构的运行状态,使风电塔基础结构在线监测成为可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力发电基础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包括:
静力水准仪,设置在风电塔的基础承台上;
智能无线传感器,设置在风电塔的塔筒内,用于监测风电塔的涵盖沉降、倾斜、振动、应变、温湿度中的一种或多种结合;
无线网关,设置在风电塔的塔筒内的设备层,与所述静力水准仪电连接并与所述智能无线传感器无线通讯连接;
服务器,与所述无线网关通讯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智能无线传感器包括:无线智能加速度计、无线智能倾角计、无线智能温湿度计和无线智能应变采集仪中一种或多种结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无线智能加速度计包括:
加速度传感器,
加速度采集器,与所述加速度传感器连接,用于采集加速度传感器的检测数据;
第一处理器,与所述加速度采集器连接;
第一时钟模块,与所述第一处理器连接;
第一短距通讯模块,与所述第一处理器连接;
第一电源管理模块,与所述第一处理器、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采集器、第一时钟模块、第一短距通讯模块和蓄电池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无线网关包括:
第二短距通讯模块,与所述智能无线传感器无线通讯连接;
长距通讯模块,与服务器通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源清慧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源清慧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309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