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两用天牛诱捕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30966.4 | 申请日: | 201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84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洁源;梁源娜;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A01M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先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5 | 代理人: | 缪友益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用 天牛 诱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两用天牛诱捕器,包括挡雨盖,所述挡雨盖的下部设有十字型或Y型挡板,所述挡板的下部设有接虫器,所述接虫器的下部设有集虫器;所述挡雨盖的下部还设有发光装置;所述挡板设为中空,内置诱剂。本实用新型在挡板的中空处设置诱剂,同时在挡雨盖的下部设有发光装置,白天时,利用诱剂诱捕松林间天牛成虫,夜晚时,点亮发光装置诱捕松毛虫成虫,提高了天牛诱捕器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两用天牛诱捕器。
背景技术
天牛是一种主要危害木本植物的害虫,对大部分木本植物皆会造成危害,尤其是松树、核桃、柑橘、苹果等果树植物。天牛在幼虫期蛀蚀树干、枝条及根部,影响树木的生长发育,使树势衰弱,也易被风折断。天牛的成虫直接进食植物的花粉、嫩枝、嫩叶、树皮,对植物造成难以恢复的伤害。另外,天牛也是很多植物病害的传播媒介,病原可通过天牛钻蛀、取食或产卵的伤口传入寄主,扩散发展,造成危害。我国重大林业病害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就是以松褐天牛为主的媒介昆虫,该病害可在45-90天内造成松树植株发红枯死,危害极大,因此对媒介昆虫的防治尤其重要。实践中可通过天牛诱捕器结合诱剂的方法诱捕林间天牛,降低虫口密度和病害传播风险。此外松林中亦常有松毛虫危害,通过灯光诱杀成虫是一种较为较简单、且无害的方法。
现有技术中的天牛诱捕装置的大多结构简单,作用较为单一,只能诱捕林间天牛,对其他害虫的防治无法兼顾,且集虫装置密闭,排水性差,容易造成积水,导致虫体腐烂,不利于监测、辨认。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两用天牛诱捕器,以提高天牛诱捕器的利用率。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两用天牛诱捕器,包括挡雨盖,所述挡雨盖的下部设有十字型或Y型挡板,所述挡板的下部设有接虫器,所述接虫器的下部设有集虫器;所述挡雨盖的下部还设有发光装置;所述挡板设为中空,内置诱剂。
优选地,所述挡雨盖设为喇叭型结构,所述挡雨盖的顶部设有挂钩。
优选地,所述挂钩的中部设有防风扣。
优选地,所述挡板设为可折叠式。
优选地,所述接虫器设为漏斗状。
优选地,所述集虫器的底部设有若干均匀排布的漏水区。
优选地,所述漏水区设为圆形结构,所述漏水区内设有网格状的漏水孔。
优选地,所述挡雨盖设为透明;所述发光装置包括太阳能板和灯泡,所述太阳能板置于挡雨盖的内部,所述灯泡置于挡雨盖的下方、诱剂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挡雨盖与挡板、挡板与接虫器、接虫器与集虫器均通过螺纹或卡扣活动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挡板的中空处设置诱剂,同时在挡雨盖的下部设有发光装置,白天时,利用诱剂诱捕松林间天牛成虫,夜晚时,点亮发光装置诱捕松毛虫成虫,提高了天牛诱捕器的利用率。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挂钩的中部设有防风扣,能够增加诱捕器的稳定性;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发光装置设置有太阳能板,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在所述集虫器的底部设有若干均匀排布的漏水区,且所述漏水区设为圆形结构,所述漏水区内设有网格状的漏水孔,如此使诱捕器具有较好的排水性,利于虫体的监测和辨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漏水区部分的结构图
附图中,1-挡雨盖,2-挡板,3-接虫器,4-集虫器,5-太阳能板,6-灯泡,7-诱剂,8-挂钩,9-防风扣,10-漏水区,11-漏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林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309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拱形抗核爆防护屏蔽门
- 下一篇:一种新型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