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恒温舒适婴儿包被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31135.9 | 申请日: | 201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47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黄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41B13/06 | 分类号: | A41B1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欧 |
地址: | 400016***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恒温 舒适 婴儿 包被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恒温舒适婴儿包被,包括缝制在一起的外层和里层,外层和里层之间可拆卸设置有保暖层,外层和保暖层之间设置有发热层,发热层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发热层和第二发热层,第一发热层设置于婴儿背部对应位置,由三维石墨烯纤维、导电纤维、骨架纤维经纺织形成斜纹组织结构,第二发热层设置于婴儿臀腿部对应的位置,由三维石墨烯纤维、导电纤维、骨架纤维经纺织形成华夫网格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恒温舒适婴儿包被,能够适应较宽范围的温度环境,且利用三维石墨烯纤维的发热性能进行产热,安全性能较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恒温舒适婴儿包被。
背景技术
在较为寒冷的季节,包被作为婴儿日常生活的必须用品,能够对婴儿进行包裹,起到保暖的作用,但是现有的包被大多是在内部填充棉花,以此来起到保暖的效果,其功能单一,在包裹初期不能及时产生热量。
现有的一篇专利名称为“可保持恒温的婴儿包被”,公开号为“20812946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用到一次性薄棉布,浪费资源,通过在包被内部设置电加热层来达到保持包被内部恒温的效果,其中电加热层采用的是同电热毯加热方式类似的电阻丝加热,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故障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恒温舒适婴儿包被,能够适应较宽范围的温度环境,且利用三维石墨烯纤维的发热性能进行产热,安全性能较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恒温舒适婴儿包被,包括缝制在一起的外层和里层,所述外层和里层之间可拆卸设置有保暖层,所述外层和保暖层之间设置有发热层,所述外层、里层、保暖层的大小尺寸相同,所述发热层的面积为保暖层的1/2~2/3,所述发热层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发热层和第二发热层,所述第一发热层设置于婴儿背部对应位置,由三维石墨烯纤维、导电纤维、骨架纤维经纺织形成斜纹组织结构,所述第二发热层设置于婴儿臀腿部对应的位置,由三维石墨烯纤维、导电纤维、骨架纤维经纺织形成华夫网格结构,所述发热层上电连接有USB接口,所述USB接口上可拆卸连接有移动电源,所述USB接口上套设有USB头盖。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在里层和外层之间设置了保暖层,保暖层可拆卸,使得包被能够适应更多的温度环境,使用时间更长,同时在外层和保暖层之间设置了发热层,发热层中的三维石墨烯纤维具有良好的发热性能,在开启电源之后,在导电纤维的作用下,电能被传导到三维石墨烯纤维上,三维石墨烯纤维迅速发热,增加包被内的温度,和现有的采用电阻丝发热来说,安全性更高,移动电源的电压只有2-5V,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同时通过USB头盖的设计,可以通USB头盖能够将USB接头盖住,方便对USB接口进行保护,保持洁净,通过发热层和保暖层的配合使用,保暖层具有较好的保温功能,在发热层发热的同时能够迅速锁定热量,保暖效果更好。
另外,婴儿的头背部和臀腿部所需要的热量是不同的,因此将发热层分为第一发热层和第二发热层,第一发热层和第二发热层相比结构更密,散发的热量更多,该结构的设置,根据人体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电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移动电源的使用时间。
进一步,所述发热层的两侧还分别粘接有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所述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均采用防水透气面料制成。防水透气面料具有防水、透气、绝缘、防风的优点,该结构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减少安全隐患。
进一步,所述里层的内表面上缝制有第一护片和第二护片,所述第一护片和第二护片的自由端通过魔术贴可拆卸连接在一起。该结构的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将第一护片和第二护片通过魔术贴粘接在一起,围挡在婴儿的腹部,一方面能够对婴儿的胸腹部起到一定的保护、保暖作用,另一方面能够对婴儿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防止其在包被中往下滑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未经重庆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311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