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立式水箱的节能型燃气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32679.7 | 申请日: | 201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69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东;杜小军;陈国联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新元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D1/02 | 分类号: | F22D1/02;F22D11/02;F22D11/06 |
代理公司: | 35221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程昭春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东***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水口 取水口 给水泵 循环泵 水管 连通 立式水箱 出水端 节能器 入水端 锅炉本体 新型燃气锅炉 本实用新型 燃气锅炉 箱体顶部 节能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立式水箱的节能型燃气锅炉,包括锅炉本体、节能器、循环泵、给水泵、立式水箱和若干水管,该立式水箱包括箱体,箱体包括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第三进水口、给水泵取水口和循环泵取水口,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设在箱体高度方向的中部,第三进水口设在箱体顶部,给水泵取水口和循环泵取水口设在箱体底部,循环泵入水端通过水管与循环泵取水口连通且出水端通过水管与节能器入水端连通,节能器出水端通过水管与第二进水口连通,给水泵入水端通过水管与给水泵取水口连通且出水端接入锅炉本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新型燃气锅炉可提升烟热的有效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具有立式水箱的节能型燃气锅炉。
背景技术
燃气锅炉是一种转能设备,包括锅炉本体,置于锅炉本体的燃烧室和置于锅炉本体汽水空间及供水系统的水箱,锅炉本体内置有水,燃气室燃烧燃料以加热水,使锅炉本体输出具有一定热量的蒸汽。其中,燃料的排烟温度一般在160ˉ250℃,烟气中的水蒸气仍处于过热状态,不可能凝结成液态的水而放出汽化潜热。因此就产生有一种冷凝型燃气锅炉,通过对烟气冷凝回收烟气中的热能,实现热量回收的目的。
锅炉具有高负荷和低负荷两种运行状态,高负荷运行时用水量多,可实现连续补水,低负荷运行时用水量少,无法连续补水。燃气锅炉也具有不同的结构,其中一种常见结构为只设置节能器和给水泵,给水泵抽取水箱内的水流向节能器,补水经过节能器加热后直接流入锅炉,实现烟热的回收利用。
此时,进入水箱的水包括冷凝回水,温度在110~120℃,去除水中钙离子和镁离子的软化水,温度在25℃左右。冷凝回水温度较高,密度相对较小,分布在立式水箱的上部,软化水水温较低,密度较大,分布在水箱的下部,形成了自然温度分层,又因为给水泵的取水口设在离底部20厘米左右的高度,因此,给水泵因抽取更多软化水而导致取水温度不高,制约了热量的有效利用。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立式水箱的节能型燃气锅炉,提升烟热的有效利用。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提供一种具有立式水箱的节能型燃气锅炉,其中,燃气锅炉包括锅炉本体、节能器、循环泵、给水泵、立式水箱和若干水管,该立式水箱包括箱体,箱体包括用于接入冷凝回水的第一进水口,接入循环回水的第二进水口,接入软化水的第三进水口,给水泵取水口和循环泵取水口,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设在箱体高度方向的中部,第三进水口设在箱体顶部,给水泵取水口和循环泵取水口设在箱体底部,循环泵入水端通过水管与循环泵取水口连通且出水端通过水管与节能器入水端连通,节能器出水端通过水管与第二进水口连通,给水泵入水端通过水管与给水泵取水口连通且出水端接入锅炉本体。
进一步的,该箱体呈圆柱体结构并且高度是直径的两倍。
进一步的,节能器和排烟囱之间还设有空气加热器。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具有立式水箱的节能型燃气锅炉,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新型设计节能器与循环泵配合形成循环水路,从节能器循环流回水箱的循环回水温度在95℃左右,进入水箱可为水箱的水加热,并且设计低温的软化水从箱体顶部流入,高温的冷凝回水和循环回水从箱体中部流入,利用冷水下沉和循环泵扬程对循环回水的压力,有效搅动水箱内的水,即均化了水箱的温度分层,从而提升了水箱的整体水温,让给水泵的入口温度有效控制在90℃,达到充分利用烟热的效果。另外,在低负荷运行状态时,即使给水泵无法连续补水,循环泵保持运行也可以使在燃烧过程中节能器保持吸收烟热,并将热量储存在水箱内,减少烟热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锅炉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立式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新元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新元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326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