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豆播种覆膜带打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35433.5 | 申请日: | 201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49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孟维伟;么传训;徐杰;张彦威;南镇武;李宗新;刘灵艳;张正;徐冉;李振娥;刘春刚;张巧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3/02 | 分类号: | A01G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 播种覆膜 打孔单元 打孔 打孔器 插块 滚轮 薄膜 大豆 本实用新型 滚轮转动 上下移动 同步动作 安装板 刺破 杆件 下移 体力 消耗 | ||
一种大豆播种覆膜带打孔器,用于方便对薄膜进行打孔。它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为杆件;滚轮,滚轮转动安装在支架的下部;打孔单元,它设置在安装板上随滚轮同步动作,打孔单元包括做往复上下移动的插块,插块下移时刺破薄膜实现打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大豆播种覆膜带打孔器,结构简单、重量小,使用时不会消耗很多体力。操作方便,只需推动支架即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豆播种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大豆播种覆膜带打孔器。
背景技术
大豆覆膜种植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土壤板结问题,但是也带来了新的技术问题,那就是覆膜后大豆种子周围温度较高,也会影响大豆种子的出苗。因此需要在覆膜后对薄膜进行打孔,以保证良好的通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豆播种覆膜带打孔器,用于方便对薄膜进行打孔。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豆播种覆膜带打孔器,其特征是,它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为杆件;
滚轮,滚轮转动安装在支架的下部;
打孔单元,它设置在安装板上随滚轮同步动作,打孔单元包括做往复上下移动的插块,插块下移时刺破薄膜实现打孔。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为曲线形杆件。
进一步地,在支架的下部固定有安装板,滚轮和打孔单元均设置在安装板上。
进一步地,安装板为圆板。
进一步地,滚轮固定在转轴上,转轴与安装板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滚轮包括轮架、固定在轮架上的轮圈,轮架包括5根直杆,直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直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轮圈。
进一步地,在轮圈的外壁上固定有若干均匀设置的卡爪。
进一步地,打孔单元包括与转轴共轴设置的第一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固定在第二齿轮上的曲柄、与曲柄铰接连接的连杆、与连杆铰接且与安装板之间上下滑动连接的插杆,插块固定在插杆底部。
进一步地,插块为锥形结构,且插块的大端与插杆固定连接,插块的小端朝向地面。
进一步地,在安装板上固定有导轨,插杆与导轨上下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大豆播种覆膜带打孔器,结构简单、重量小,使用时不会消耗很多体力。操作方便,只需推动支架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支架的正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滚轮正视图;
图4为实施例二的滚轮正视图;
图5为实施例三的滚轮正视图;
图6为打孔单元的示意图;
图中:1支架,11安装板,12把手,13导轨,2滚轮,21轮架,22轮圈,23卡爪,3第一齿轮,31第二齿轮,32曲柄,33连杆,34插杆,35插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支架1、滚轮2和打孔单元,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支架1为曲线形的杆件,支架的下端为圆形的安装板11,支架的上端为把手12。在安装板的前端面上固定有导轨13,导轨的实质为中空结构的长方体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未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354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易式西瓜覆膜器
- 下一篇:一种驻干害虫毒杀防护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