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高铁动车车厢的喷绘膜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36517.0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53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仲冠纸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08 | 分类号: | B32B3/08;B32B3/24;B32B9/00;B32B9/02;B32B9/04;B32B27/08;B32B27/30;B32B27/36;B32B7/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徐庆莲 |
地址: | 52841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动车 车厢 喷绘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厢装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铁动车车厢的喷绘膜,包括塑形层,所述塑形层的底部复合设置有粘接层,所述塑形层的底部设置有吸附槽,所述塑形层的顶部复合设置有防潮层,所述防潮层的顶部复合设置有连接层,所述连接层的顶部设置有基材层,所述基材层与连接层的相对一侧设置有映射层,所述基材层的顶部复合设置有吸收层。该适用于高铁动车车厢的喷绘膜,使得喷涂上的图案不易被污垢污染,便于清理,使图案保持整洁,同时可延长使用寿命,减少喷绘膜维护成本,有效避免粘接层与水分接触,使其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避免喷绘膜粘接不稳,有效防止其脱落,避免装饰性降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厢装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高铁动车车厢的喷绘膜。
背景技术
动车全称动力车辆,是指轨道交通系统中装有动力装置的车辆,包括机车和动力车厢两大类,动车装配有驱动车轮,而与之相对应地无驱动装置车辆就是拖车,列车要能在轨道上正常运行,就必须有动车为整列火车提供足够牵引力,但可以不挂没有动力的拖车,动车是安装有车轮驱动机器设备的铁路车辆,而不是动车组,不仅高速列车中有动车,所有火车类型的交通工具、包括常速动车组、普速列车、地铁列车、轻轨列车、单轨列车和磁悬浮列车等都有动车,在动车上为使车厢美观,提高乘客的乘坐体验,通常会使用喷绘膜对车厢内部进行装饰。
传统的喷绘膜粘贴在动车车厢上时,由于动车内部较为封闭,多数地方空气较为密闭,难以与外界循环,喷绘膜会产生粘贴不稳,容易脱落,降低其装饰性,影响使用者的使用体验故而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铁动车车厢的喷绘膜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高铁动车车厢的喷绘膜,具备防潮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传统的喷绘膜粘贴在动车车厢上时,由于动车内部较为封闭,多数地方空气较为密闭,难以与外界循环,喷绘膜会产生粘贴不稳,容易脱落,降低其装饰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防潮效果好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高铁动车车厢的喷绘膜,包括塑形层,所述塑形层的底部复合设置有粘接层,所述塑形层的底部设置有吸附槽,所述塑形层的顶部复合设置有防潮层,所述防潮层的顶部复合设置有连接层,所述连接层的顶部设置有基材层,所述基材层与连接层的相对一侧设置有映射层,所述基材层的顶部复合设置有吸收层。
优选的,所述吸附槽的内壁均呈球体三分之一弧面设置,所述吸附槽呈交错等间距阵列分布,所述吸附槽的槽深为零点六毫米。
优选的,所述粘接层的底部设置有等间距分布且与吸附槽相适配的圆形孔,所述粘接层为聚乙烯薄膜板,所述粘接层覆有压敏胶粘剂,所述粘接层的厚度为零点三毫米。
优选的,所述塑形层为耐高温聚酯薄膜,所述塑形层的厚度为一点二毫米,所述防潮层为丙烯酸盐聚合膜,所述防潮层的厚度为一毫米。
优选的,所述映射层为氧化铝复合膜,所述映射层的厚度为零点三毫米,所述连接层为聚酯树脂粘合膜,所述连接层的厚度为零点七毫米。
优选的,所述基材层为植物纤维膜,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零点五毫米,所述吸收层的顶部设置有等间距阵列分布的密集细孔,所述吸收层为pvc薄膜。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高铁动车车厢的喷绘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仲冠纸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山仲冠纸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365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潮型电动尾门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塑料颗粒生产连续除铁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