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控下料高度的钢结构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36993.2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65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敏;蔡勤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乐圣环保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3/00 | 分类号: | B65G43/00;B65G65/3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天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周舟 |
地址: | 21420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控 高度 钢结构 平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控下料高度的钢结构平台,包括支撑柱、操控台、控制箱、电机支撑架、驱动电机、联轴器、丝杠、升降平台、下料斗和激光测距传感器,所述支撑柱的一侧内部开设有平台升降槽,所述平台升降槽的内部设置有丝杠,所述丝杠的底部插接在支撑柱的内部,所述丝杠的顶部向上贯穿出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设置有电机支撑架,所述电机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竖直向下并通过联轴器与丝杠传动连接,所述升降平台套装在丝杠的表面上,本实用新型可以自由的对下料斗的所处高度进行调整,同时也可以避免下料斗下降高度过低与位于下料斗下方的物体产生碰撞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下料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控下料高度的钢结构平台。
背景技术
下料是指确定制作某个设备或产品所需的材料形状、数量或质量后,从整个或整批材料中取下一定形状、数量或质量的材料的操作过程。
现有的对颗粒状材料进行下料的设备在使用时,由于其本身无法对下料高度进行调整,因此在适用于不同材质的材料时,部分材料下料高度合适,另一部分材料则由于高度过高或过低造成材料堆积或材料下降产生冲击而溅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控下料高度的钢结构平台旨在改善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调控下料高度的钢结构平台,包括支撑柱、操控台、控制箱、电机支撑架、驱动电机、联轴器、丝杠、升降平台、下料斗和激光测距传感器,所述支撑柱的一侧内部开设有平台升降槽,所述平台升降槽的内部设置有丝杠,所述丝杠的底部插接在支撑柱的内部,所述丝杠的顶部向上贯穿出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设置有电机支撑架,所述电机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竖直向下并通过联轴器与丝杠传动连接,所述升降平台套装在丝杠的表面上,升降平台的一侧设置于平台升降槽的内部,升降平台的另一侧延伸出平台升降槽,所述下料斗插接在升降平台的内部,所述下料斗的底部一侧表面安装有激光测距传感器,所述支撑柱的另一侧表面上部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内部安装有单片机,所述支撑柱的另一侧表面下部安装有操控台。
进一步的,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的信号端通过导线与单片机电性连接,所述操控台通过导线与驱动电机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通过导线与驱动电机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平台的一侧内部开设有与丝杠相配合的内螺纹槽,所述升降平台的另一侧表面开设有下料斗安装槽,下料斗安装槽的两端设置有与升降平台一体成型的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支撑架通过螺丝与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螺丝与电机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通过螺丝与下料斗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之前先接上外接电源进行供电,在使用时通过人工操控操控台来对升降平台的高度进行调整,从而改变下料斗的下料高度,具体工作流程为:驱动电机通电运转从而带动丝杠进行旋转,此过程中升降平台由于丝杠的旋转而进行向上或向下的移动,从而带动安装在升降平台上的下料斗进行同步移动;对下料斗高度进行调整的过程中,通过激光测距传感器对下料斗与位于下料斗下方的物体之间的距离进行检测,当下料斗下降高度低于警戒数值时,单片机控制驱动电机停止运转,从而避免下料斗继续下降与位于下料斗下方的物体产生碰撞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可调控下料高度的钢结构平台的整体截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乐圣环保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乐圣环保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369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以即开即用的3D泡泡装饰膜
- 下一篇:泥石流多级耗散拦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