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视可弯抽吸引流管和一种可视可弯抽吸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38047.1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05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兰津;马捷;盛雨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伴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01321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视 抽吸 引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视可弯抽吸引流管和一种可视可弯抽吸引流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脑部血肿引流手术时间长、对患者大脑伤害大、医生难以掌握患者大脑情况导致手术效果差的技术问题,包括:内管、外管和密封端口;其中,外管包括伸入管和接头;伸入管为透明的,伸入管包括引流端;接头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第一端口密封连接至密封端口;内管包括内窥镜入口和封闭端;内管为透明的;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可插入内窥镜的内管,以及透明的外管和伸入管,可实现血肿引流手术的可视化;引流端收口设置为贴合封闭端,可提高引流管内部的密封性,提高引流管安全性;设置引流孔,实现多角度引流,提高手术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创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视可弯抽吸引流管和一种可视可弯抽吸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脑血肿穿刺引流技术主要是医生再术前根据CT影像,对血肿进行体外定位,再依据定位点穿刺颅骨进行血肿引流。然而在穿刺引流过程中,医生无法查看患者的大脑情况,手术完全靠医生的医学知识跟经验进行。该技术对医生的技能要求高,而且手术时间长,意外情况难以掌握,从而导致血肿引流效果欠佳,血肿容易残留,病人恢复较慢,治疗效果欠佳。
因此需要一种安全可靠、可实现血肿的一次性清除、对患者大脑伤害小的可视抽吸引流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中披露了一种可视可弯抽吸引流管和一种可视可弯抽吸引流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施的:
一种可视可弯抽吸引流管,包括:内管、外管和密封端口;其中,所述外管包括伸入管和接头;所述伸入管为透明的,所述伸入管包括引流端;所述接头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密封连接至所述密封端口;所述内管包括内窥镜入口和封闭端;所述内管为透明的,所述内管的封闭端为光滑无暇的。
优选地,所述伸入管和所述接头密封连接。
优选地,所述伸入管和所述接头为一体化制造的。
优选地,所述内管和伸入管厚度均匀,使用透明有机材料制成,包括PC、PS、TPU、PVC、PETG、PEBAX、PP、PA和FEP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内管与所述密封端口之间设置为可滑动的。
优选地,所述引流端设置收口;当所述内管完全插入所述外管中时,所述封闭端与所述收口紧密贴合。
优选地,所述第二端口包括鲁尔接头。
优选地,所述外管的侧面设置引流孔。
优选地,所述内管和/或外管的侧面设置标尺。
一种可视可弯抽吸引流装置,包括,具有前述特征的一种可视可弯抽吸引流管、显示器、可定向控弯内窥镜和引流器;所述可控弯内窥镜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内管内;所述显示器连接至所述可定向控弯内窥镜,并显示所述可定向控弯内窥镜拍摄到的图像;所述引流器连接至所述第二端口,为所述外管提供负压。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解决现有技术中脑部血肿引流手术时间长、对患者大脑伤害大、医生难以掌握患者大脑情况导致手术效果差的技术问题;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可插入内窥镜的内管,以及透明的外管和伸入管,可实现血肿引流手术的可视化;引流端收口设置为贴合封闭端,可提高引流管内部的密封性,提高引流管安全性;设置引流孔,实现多角度引流,提高手术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伴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伴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380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