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物联网多路智能控制柜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38142.1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713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路晓明;薛维龙;路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三凡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太原中正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16 | 代理人: | 焦进宇 |
地址: | 030006 山西省太***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控制端 智能控制柜 并列布置 物联网 多路 输入输出接线端子 网络交换机 中间器件 控制柜 设备区 云平台 采集 智能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 接线端子区 控制管理器 流量采集器 压力采集器 远程控制端 电源模块 隔离保护 继电器组 接线端子 无线连接 云控制器 采集器 电量表 电源区 用户端 阀门 水泵 闸门 电源 管理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联网多路智能控制柜;具体技术方案为:物联网多路智能控制柜,包括控制柜,控制柜内设有第一设备区、第二设备区、控制采集中间器件区、电源区和接线端子区,第一设备区内并列布置有三个云控制器,第二设备区内并列布置有网络交换机和三块电量表,控制采集中间器件区内并列布置有继电器组和隔离保护设备,电源区内设有电源模块,接线端子区内设有输入输出接线端子,水泵的信号控制端、阀门的信号控制端、闸门的信号控制端、流量采集器、压力采集器、流速采集器均与输入输出接线端子连接,网络交换机与云平台无线连接,云平台分别与控制管理器、用户端和远程控制端连接,整个系统易管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联网多路智能控制柜。
背景技术
当前,在工控领域,随着采集控制及通信技术的提高,系统集成项目大范围实施,信息化、自动化技术在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控制现场使用的电气控制设备越来越多,促成控制柜的出现,由于各系统集成项目使用设备种类和数量不同,导致控制柜体积规格和内部布局千差万别。为便于管理,减小现场电磁干扰,通常将弱电控制设备统一安装在控制柜中,但由于控制对象、控制方式、控制规模与性能要求不用,在控制领域内没有形成控制柜设计标准,主要依靠工程师的经验与习惯。设计良好的控制柜对大批量生产、施工调试、运营维护、升级改进等工作意义非凡,在需要控制大批量设备的现场尤为如此。目前,现有控制柜存在如下不足:
1、当前控制柜硬件接口种类少、数量少,各接口配置比例不合理。需要外部控制单元辅助才能工作。在水务水力控制领域,控制柜多以DO/DI、4-20mA输入、4-20mA输出、RS485中部分接口为主,需要外部PC机或PLC等设备作为控制中心,不能单独使用。柜内接口数量和种类少,无法同时完成多路控制与采集,且不能覆盖大多数水泵、阀门、闸门、流量、水位、压力等设备和变量。
2、由于控制柜为非标准设备,行业内没有统一的规范,各厂家根据项目需要零时搭建,各项目间的控制柜各不相同,维护人员在有说明图纸的情况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才能理清线路关系。通常柜内包括电源、网络设备、控制设备、采集设备、接线端子和连接线等,由于柜体形状尺寸、默认开孔位置、设备数量与体积等不同,在设计时经常出现输入与输出交杂、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通槽布线、电源线与信号线相互缠绕、接线端子规格不标准、各线颜色错乱等问题,对系统性能与维护造成重大影响。
3、在项目中,控制柜与外部设备接线通常在生产现场完成,由于现场布线环境多样性,导致各项目接线接口各不相同。对于柜体与外部接线的端子,通常有安装位置不合理、端子大小尺寸不统一、功能排列混乱、接线无标识等问题,造成接线复杂,运维困难。
4、当前市场上产品部分以手动合闸来控制设备,部分有远程功能,部分通过本地电脑采用时间段控制,部分使用PLC等控制设备,部分使用恒值与门限控制,使用智能控制的极少。大多以单一的控制模式存在,一旦设计完成,不能随意更改。
5、当前控制柜体积与功能少,一个柜体内只集成少量的设备,需要控制多台设备时,相应的安装多台控制柜,造成一定的浪费。遇到空间狭小的情形,多台控制柜就成为障碍。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物联网多路智能控制柜,内置云控制器,通过网络与云平台连接,可控制水泵、电动阀、阀门及变频器,含有电机电量模块,可连接流量、水位、压力等传感器,满足多路控制策略,满足多台被控设备同时工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物联网多路智能控制柜,包括控制柜,控制柜内设有第一设备区、第二设备区、控制采集中间器件区、电源区和接线端子区,第一设备区与第二设备区并列布置,第一设备区与第二设备区置于柜体的左上角,控制采集中间器件区置于第一设备区的下方,电源区置于第二设备区的侧方,接线端子区置于控制采集中间器件区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三凡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山西三凡信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381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列车运行控制记录装置的信号模拟诊断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