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穿刺的超声探头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38929.8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16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张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智影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8/00 | 分类号: | A61B8/00 |
代理公司: | 44520 深圳市易美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沈荣彬;朱为甫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马池口镇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声头 手柄 穿刺 探头 本实用新型 硬件电路板 超声探头 手柄连接 斜面过渡 非对称 平直 遮挡 对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穿刺的超声探头,至少包括声头、声头外壳、手柄和硬件电路板,所述声头宽度小于所述手柄宽度,所述声头与所述手柄的位置非对称,所述声头偏向一侧,所述声头外壳从所述声头到所述手柄的连接相对平直,所述声头外壳的另一侧用平缓的斜面过渡后与所述手柄连接。针对声头小于手柄宽度的特殊探头,通过将声头进行明显偏向一侧的设计,有别于传统探头居中对称的结构设计,从而让一侧的声头几乎完全不受手柄遮挡,达到降低穿刺风险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超声检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穿刺的超声探头。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超声成像硬件的集成度越来越高,超声成像的硬件板卡尺寸也越做越小,从而可以将前端硬件直接放置在探头手柄内,甚至包含信号处理和图像处理在内的整个成像硬件都内置在手柄内,通过USB接口或者无线WIFI模块将数据发送到电脑或者手机等设备上做进一步的后处理和显示。这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手持超声(handheld ultrasound),由于这类设备大多可以与现在的智能手机相结合,因此也俗称这类超声为手机超声。
现有的手持超声的结构一般至少包含了声头、硬件电路板、声头外壳、手柄这些基本组成。声头通过胶水与声头外壳连接(固定声头同时确保密封),声头与硬件电路板之间通过接插件连接(为了便于安装声头通过柔性FPC上的插头与电路板上的插座连接)。若探头是通过有线方式与手机、电脑等主机连接的时候,一般会通过一个USB接口和一根USB线与主机连接。若是通过无线方式连接的话,手柄内部还至少包含一块对硬件电路板供电的可充电电池,电路与主机的连接一般通过WIFI无线连接。探头设计一般都是采用居中对称的结构设计。
与普通的传统探头相比,毕竟内部包含了至少一块硬件电路板,所以手柄的尺寸会有所增大,包括宽度和长度都有所增加。对于普通的腹部探头或者小器官检查用的浅表探头等相对声头尺寸较大的探头来说,手柄尺寸增加可以忽略,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的探头,比如小微凸、血管穿刺的小线阵来说,声头尺寸仅有2cm,但电路板的尺寸一般宽度在4cm以上,再加上手柄的厚度,如果依然采用传统的居中对称的结构设计,就会让声头被手柄大部分挡住了。
而穿刺可分为平面内穿刺和平面外穿刺,所谓平面就是超声成像的平面,若穿刺过程中穿刺针始终在穿刺平面内可见则为平面内穿刺,这时候需要穿刺针从探头的侧面进入超声成像平面。而平面外穿刺则往往从探头的正面进针,在超声成像平面内只能看到一个针的亮点显示(对应针头或者针的横截面)。实际穿刺的时候,由于穿刺针的长度有限,为了能够在超声图像中实时观察到穿刺针的运动轨迹,就需要将穿刺针尽量靠近探头,这样穿刺针进入组织后很快就能进入超声成像的视野,降低穿刺风险。
以小线阵探头为例,小线阵探头用于平面内穿刺,凸起的手柄将挡住声头位置的视线,穿刺针只能紧贴着凸起的手柄进针,穿刺针需要在皮肤下很长的一段距离后才能到达成像平面内,一方面增加了这段时间内的误穿刺危险部位的临床风险,另外一方面,对于短的穿刺针将可能导致无法穿刺到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穿刺的超声探头,针对声头小于手柄宽度的特殊探头,通过将声头进行明显偏向一侧的设计,从而让一侧的声头几乎完全不受手柄遮挡,达到降低穿刺风险的目的。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于穿刺的超声探头,所述超声探头至少包括声头、声头外壳、手柄和硬件电路板,所述声头与所述声头外壳连接固定,所述声头外壳与所述手柄之间连接在一起,所述硬件电路板被包裹在所述手柄内部,所述声头与所述硬件电路板通过接插件连接,所述声头宽度小于所述手柄宽度,所述声头与所述手柄的位置非对称,所述声头偏向一侧,所述声头外壳从所述声头到所述手柄的连接相对平直,所述声头外壳的另一侧用平缓的斜面过渡后与所述手柄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的便于穿刺的超声探头,所述声头和所述硬件电路板的位置关系不是居中对齐,所述声头偏向所述硬件电路板边缘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智影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智影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389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胎心监护探头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医用咬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