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硫化成型模具所用的中模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39644.6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16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朱国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柯桥剑彪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30 | 分类号: | B29C33/30;B29C35/06;B29L2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1 | 代理人: | 乔占雄 |
地址: | 312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化 成型 模具 所用 | ||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现有技术中的传动带硫化成型一般包括主模环和副模环,需要主模环和副模环配合构成模腔,在组合成硫化模具时,主模环和副模环的顺序不能摆放错误,造成使用不方便不足,提供一种硫化成型模具所用的中模,它包括中模本体、凸环一和凸环二,凸环一设置于中模本体的上端面沿中模本体的外表面沿轴向设置,凸环二为顶部小的梯形台、设置于中模本体的外圆周表面自其下端面沿其径向设置,凸环一的外圆周表面为顶部成型面,凸环二的上端面为侧成型面一,下端面为侧成型面二,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硫化成型模具所用的中模,使用更加方便,且在安装模具时,只要将中模按同一方向码放即可,操作简便,且省去了开模模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硫化成型模具所用的中模。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对传动带带进行硫化成型时需要成型模具进行成型,现有技术中的成型模具一般包括底座、压盖和模环,模环设置在底座和压盖间,如图1所示,模环一般包括主模环1和副模环2,在组成硫化模具时,主模环1和副模环2交替设置,两个主模环1和一个副模环2组成一个模腔,需要硫化成型的皮带设置在模腔内,所以在进行组装时,需要交替的将主模环一和副模环2层叠,要记住主模环一和副模环2的顺序,所以在组合成硫化模具时不方便。另外,在拆装模具时,需要牢记主模环一和副模环的顺序,不能错装,因此,使拆装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现有技术中的传动带硫化成型一般包括主模环和副模环,需要主模环和副模环配合构成模腔,在组合成硫化模具时,主模环和副模环的顺序不能摆放错误,造成使用不方便不足,提供一种硫化成型模具所用的中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硫化成型模具所用的中模,包括中模本体、凸环一和凸环二,凸环一设置于中模本体的上端面沿中模本体的外表面沿轴向设置,凸环二为顶部小的梯形台、设置于中模本体的外圆周表面自其下端面沿其径向设置,凸环一的外圆周表面为顶部成型面,凸环二的上端面为侧成型面一,下端面为侧成型面二;
中模本体的下端面其内圆周表面沿其轴向设置有凸环三,凸环三的高度小于等于凸环一的高度,凸环三和凸环一的厚度和等于中模本体的厚度;
两中模本体层叠设置,凸环一的上端面与中模本体的下端面相抵接;
凸环一与中模本体一体成型设置;
凸环二与中模本体一体成型设置;
凸环三与中模本体一体成型设置。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硫化成型模具所用的中模组成硫化成型模具时,多个中模层叠设置,下方的凸环一的上端面与上方的中模本体的下端面相抵接,此时,上方的凸环二的侧成型面二和下方的凸环二的侧成型面一以及下方的凸环一的顶部成型面构成模腔,通过一种中模层叠设置即可构成放置传动带的模腔,所以不会出现组装硫化成型模具因中模的摆放顺序错误而失败的问题,使使用更加方便。且在安装模具时,只要将中模按同一方向码放即可,操作简便,且省去了开模模型。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硫化成型模具的中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硫化成型模具所用的中模的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中模本体;110-凸环一;111-顶部成型面;120-凸环二;121-侧成型面一;122-侧成型面二;130-凸环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为了便于描述,以图1中的方向为准进行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柯桥剑彪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绍兴柯桥剑彪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396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电池铝塑膜裁切机构
- 下一篇:一种在密封花键套上的通气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