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近视矫正功能的眼镜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40036.7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90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胡振兴;胡海东;胡海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振兴 |
主分类号: | G02C7/08 | 分类号: | G02C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贺亚明;赵白 |
地址: | 421500 湖南省衡阳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凹透镜 底架 凸透镜 面架 装配 本实用新型 近视矫正 灵敏度 离焦 眼镜 单独使用 近视眼镜 预防近视 远处物体 传统的 近距离 眼镜腿 远视力 单光 配戴 视远 和面 抵消 虚拟 焦点 视野 休息 保留 观察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有近视矫正功能的眼镜,包括底架和面架,所述底架上装配有凹透镜,且所述底架的两端连接有眼镜腿,所述面架上装配有凸透镜,所述面架装配在底架的前面,且所述凹透镜和所述凸透镜的PD值和焦点均保持一致;本实用新型相比于传统的单光凹透镜,在装配有凹透镜的底架前面加装有一个装配有凸透镜的面架,在观察近距离物品时,组合使用,可将看近虚拟成看远休息,产生前离焦,通过配戴训练提高调节灵敏度及视野灵敏度以抵消后离焦,从而预防近视发生发展,而在看远处物体时,单独使用凹透镜,保留传统近视眼镜视远提高远视力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眼睛近视矫正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近视矫正功能的眼镜。
背景技术
近些年,青少年近视人群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近视眼发生率的攀升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近视眼成为青少年健康的最大威胁。有数据表明中国学生近视率达88.5%,对于青少年的近视比例不断上升,国内外大量的工作者对近视研究也在不断的取得新的科研成果。就目前能控制配镜度数和提升裸眼视力的产品也在不断更新,但是效果却不明显,究其原因可能没有注意到近视形成的根本原因有两点:晶状体变凸和眼轴变长所形成眼内屈光度过大而造成的近视。
目前防控使用较多方法主要是眼镜矫正,传统近视眼镜有单光凹透镜片、双光凹透镜片和渐进多焦点镜片,视远时配戴这些传统近视眼镜片,矫正近视眼视网膜中央近视性离焦、提高远视力。人眼睛视近时,调节滞后导致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如果配戴这些传统近视眼镜片,眼镜片周边部位的凹透镜片更加促进或者加重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双重因素诱导眼球向后生长,促进近视眼度数增加。视远时配戴传统近视眼镜片,矫正视网膜中央近视性离焦、提高远视力的理论及效应是十分正确的。然而,视近时配戴传统近视眼镜片,促进或者加重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这是传统近视眼镜片的严重技术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近视矫正功能的眼镜,通过正常的近视凹透镜前面加装一个凸透镜镜片,在观察近距离物品时二者联合使用,在观察远距离物品时单独使用凹透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长期配戴单光凹透镜而导致的近视眼度数增加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一种具有近视矫正功能的眼镜,包括底架和面架,所述底架上装配有凹透镜,且所述底架的两端连接有眼镜腿,所述面架上装配有凸透镜,所述面架装配在底架的前面,且所述凹透镜和所述凸透镜的PD值和焦点均保持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凹透镜和所述凸透镜的PD值以及焦点的允许公差均为±0.5mm。
进一步地,所述面架的两端上下均设置有挂钩脚,所述面架通过挂钩脚和底架的两端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架的两端内置有吸附磁石,所述面架与吸附磁石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磁性相反的磁性贴片,所述底架和面架之间通过磁性吸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面架的中间铰接有用于夹设底架的弹簧夹,所述弹簧夹的夹脚处套设有防滑硅胶套。
进一步地,所述面架的弧面与所述底架的弧面保持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面架与所述底架的距离1.2mm至1.5m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传统的单光凹透镜,在装配有凹透镜的底架前面加装有一个装配有凸透镜的面架,在观察近距离物品时,组合使用,可将看近虚拟成看远休息,产生前离焦,通过配戴训练提高调节灵敏度及视野灵敏度以抵消后离焦,从而预防近视发生发展,而在看远处物体时,单独使用凹透镜,保留传统近视眼镜视远提高远视力优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振兴,未经胡振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400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