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核电固体废弃物回收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40266.3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23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民;吴安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F5/14 | 分类号: | G21F5/14;G21F5/12;G21F5/005;G21F5/0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德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2 | 代理人: | 奚鎏 |
地址: | 2240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电 固体 废弃物 回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核电固体废弃物回收桶,包括桶体所述桶体的外部固定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安装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上开设有下料斗,所述下料斗的内部一侧通过销轴安装有堵塞板,所述堵塞板的上端一侧通过铰链安装有第一固定块,所述密封圈的内部下端一侧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端安装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内部安装有螺母,所述螺母的内部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外部一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把手。本实用新型便于有效的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处理,同时有效的避免了人体直接接触废弃物,有效的避免了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电厂废弃物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设计核电固体废弃物回收桶。
背景技术
现在的核电厂固体废弃物,一般需要工作人员利于回收桶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处理,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在现有的放射性废物金属桶开封盖处理中,靠人工手动实现放射性废物金属桶开封盖及螺栓的松紧操作;而且松紧螺栓过程中工作人员可能碰到到放射性废物,在盖没有完全封死时工作人员就可能呼吸道放射性气溶胶,因此造成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电固体废弃物回收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核电固体废弃物回收桶,包括桶体,所述桶体的外部固定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安装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上开设有下料斗,所述下料斗的内部一侧通过销轴安装有堵塞板,所述堵塞板的上端一侧通过铰链安装有第一固定块,所述密封圈的内部下端一侧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端安装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内部安装有螺母,所述螺母的内部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外部一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下料斗的另一端设置于桶体的内部位置,所述桶体与下料斗之间设置有密封胶条。
优选的,所述堵塞板为梯形结构,所述堵塞板的四周设置有密封胶体。
优选的,所述密封圈为类圆状结构,所述密封圈为弹性材质。
优选的,所述下料斗为圆锥形结构,所述下料斗上设置有密封盖。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一端通过轴承与第一固定块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穿过密封圈一端设置于密封圈的外部,所述转动杆的外部设置有螺纹纹路。
优选的,所述螺母的内直径与转动杆的外直径相同,所述螺母与转动杆外部的螺纹纹路相咬合。
优选的,所述转盘为圆形结构,所述把手为“L”状结构,所述把手的一侧外部设置有防滑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桶体上设置有堵塞板,使用的过程中,在与下料斗之间的配合下,便于有效的对桶体进行密封固定工作,保证了桶体的正常使用,同时通过在桶体的外部设置有密封圈,使用的过程中,便于有效的对桶体进行密封处理,有效的保证了桶体的密封效果,进一步的保证了工作环境;
2、本实用新型同时还设置螺母,在轴承与转动杆的作用下,使用的过程中,便于有效的带动堵塞板进行移动,便于快速的将桶体打开,同时通过设置有转盘,在把手的作用下,便于有效的实现与转动杆的同步转动,同时通过设置有下料斗,便于高效的废弃物输送至桶体内部,进一步的保证了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核电固体废弃物回收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核电固体废弃物回收桶密封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核电固体废弃物回收桶螺栓头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402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由环境变化触发变色的印刷品及包装物
- 下一篇:一种水性塑胶漆用除泡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