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段配水间接空冷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40512.5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57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崔超;隗永涛;孙云;韩效岷;付秋顺;成联;刘文英;赵成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大唐集团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B1/06 | 分类号: | F28B1/06 |
代理公司: | 11496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程远;胡玉章 |
地址: | 10004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器 管束 散热器冷却单元 单排 多段 配水 本实用新型 空冷散热器 支撑架 间接空冷散热器 安全运行 传热系数 防冻性能 高度降低 散热器管 竖直设置 循环水泵 运行费用 运行功耗 出水口 间冷塔 进水口 风阻 水阻 温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段配水间接空冷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支撑架和固定在散热器支撑架上的空冷散热器本体,空冷散热器本体由若干散热器冷却单元组成,散热器冷却单元分为若干层,每层散热器冷却单元包含多个竖直设置的单排管束,单排管束由若干个上下级联的管束组成,每个单排管束设置一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采用多段配水方式,散热器水阻降低,节省了循环水泵的运行功耗;采用小口径的管束,具有更高的传热系数和更小的风阻;而且采用散热器多段配水后,单个流程的散热器高度降低,总的散热器管内列间温差将大幅降低,防冻性能更优,使得间冷塔可以在较低的水温下安全运行,节省运行费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电厂空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两段配水间接空冷散热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电力的供应日益紧张,因此电力工业加快发展大容量汽轮机组势在必行。电力工业生产不仅消耗大量的一次能源,同时也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对于水资源贫乏的地区,湿式冷却发电技术已经制约了电力工业的发展,因此空冷技术应运而生。
目前最为常用的间接空冷系统是带表面式凝汽器的间接空冷系统(亦称哈蒙系统),由表面式凝汽器、空冷散热器、循环水泵以及充氮保护系统、循环水补充水系统、散热器清洗等系统与空冷塔构成。该系统与常规的湿冷系统基本相仿,不同之处是用空冷塔代替湿冷塔,用密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代替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循环水采用除盐水。哈蒙式间接空冷系统运行时,来自汽轮机低压缸和汽动给水泵的排汽(乏汽)进入表面式凝汽器壳侧,来自冷却水主冷水管线的循环冷却水通过凝汽器进水管线进入表面式凝汽器管侧通过热交换冷凝汽机排汽,同时循环冷却水被加热并通过凝汽器出水管线与冷却水主热水管线相连,冷却水主热水管线接入自然通风冷却塔空冷散热器进行冷却。
间接空冷系统的核心设备是空冷散热器,空冷散热器本体由若干管束组成。现有的空冷散热器的单排管束通常由四片基管外径为25mm的管束直接连接而成,立式安装,单段配水,一进一出两个接口。采用这种方式,换热系数低、管内阻力大、风阻大,且相同冷却能力下,冷却面积大,冷却塔塔型较大,土建投资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布置、多段配水的空冷散热器,散热效果好,运行费用低,防冻性能更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段配水间接空冷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支撑架和固定在所述散热器支撑架上的空冷散热器本体,所述空冷散热器本体由若干散热器冷却单元组成,所述散热器冷却单元分为若干层,每层所述散热器冷却单元包含多个竖直设置的单排管束,所述单排管束由若干片上下级联的管束组成,位于同一层的多个散热器冷却单元的单排管束组成一个冷却段,每个所述冷却段设置一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散热器冷却单元分为上下两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单排管束由两片所述管束直接连接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管束的基管外径为18m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管束的长度为7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管束采用铝管铝翅片或钢管钢翅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采用多段配水方式,散热器管内流通面积增加了,冷却水流程减少了,散热器水阻降低,极大的节省了循环水泵的运行功耗;采用小口径的管束,具有更高的传热系数和更小的风阻,在满足相同冷却能力的情况下需配置的冷却面积更小,塔形也更小,可节省大量冷却塔的土建投资;而且采用散热器多段配水后,单个流程的散热器高度降低,散热器水侧沿程距离减小,风侧因高度差产生的风速不均匀度也减小,总的散热器管内列间温差将大幅降低,对防冻极有利,使得间冷塔可以在较低的水温下安全运行,同时可以降低机组运行背压,减小煤耗,节省运行费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大唐集团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大唐集团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405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