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掺入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墙体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41708.6 | 申请日: | 2019-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97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董宏英;陈峥;刘文超;张旭鹏;张韵怡;张奕慧;赵倚榕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2/84 | 分类号: | E04B2/84;E04C5/06;E04C5/07;E04G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入 玄武岩 纤维 再生 混凝土 墙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掺入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墙体,所述墙体主要由带FRP斜撑的钢筋骨架和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组成。所述带FRP斜撑的钢筋骨架主要由高强端头钢筋、水平分布钢筋、竖向分布钢筋、高性能栓钉、FRP钢筋斜撑组成;混凝土部分由玄武岩纤维的再生混凝土组成。本实用新型掺入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墙体的钢筋骨架具有单排配筋与双排配筋两种方式,采用FRP纤维布与FRP钢筋斜撑进行加强,钢筋骨架受力性能,抗腐蚀和抗疲劳性能均有所提高,具有构造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廉等特点,可广泛适用于多种结构体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掺入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墙体,属于建筑防灾与绿色建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在全球范围内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建设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大量工业民用建筑以雨后春笋般速度拔地而起,社会由此进入新旧建筑更替的高峰期。然而,大量老旧建筑拆除后产生的巨量建筑垃圾对环境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建筑垃圾的处理与循环利用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热点问题。
为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和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响应国家推广“绿色建筑”的号召、解决天然砂石等原材料因过度开采而导致的严重匮乏问题,再生混凝材料的研究工作应运而生,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再生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各种结构构件中。但不容忽略的是,再生混凝土由于自身材料局限,具有低抗拉强度低抗折强度等弱点。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掺入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墙体及做法。
玄武岩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环保绿色高性能纤维材料,加入玄武岩纤维后再生混凝土材料抗拉强度抗折强度明显提高,力学性能大幅度提升。另一方面,玄武岩纤维不仅强度高,而且还具有电绝缘、耐腐蚀、耐高温等多种优异性能。玄武岩纤维的掺入有效提升墙体的耐火性能,在建筑防火方面具有突出贡献。
本项实用新型墙体简化配筋,构造简单,根据墙体厚度和承载力的要求可设计为单排配筋或双排配筋。FRP材料质轻高强,可减化墙体配筋,减轻墙体自重,施工方便快捷,水平分布钢筋与竖向分布钢筋外包裹FRP纤维布及设置FRP钢筋斜撑大幅提升墙体的力学性能;采用单排配筋时钢筋网设置FRP斜向支撑筋,提高了墙体的平面外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防火性、构造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廉及建筑资源循环利用等优点的掺入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墙体及做法,旨在有效解决建筑废弃物的循环利用问题,同时提升普通墙体耐火防灾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掺入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墙体,所述再生混凝土墙体由带 FRP斜撑的钢筋骨架和掺入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组成。所述带FRP 斜撑的钢筋骨架由高强端头钢筋、水平分布钢筋、竖向分布钢筋、高性能栓钉及FRP斜撑钢筋组成;掺入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由再生混凝土与玄武岩纤维两部分组成。
所述FRP斜撑的钢筋骨架可设计为单排钢筋骨架和双排钢筋骨架两种方式。主要由水平分布钢筋与竖向分布钢筋绑扎成的钢筋网,高强端头钢筋,高性能栓钉及FRP斜撑钢筋组成,与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协同工作,形成高效受力结构体系。
所述高强端头钢筋采用HRB500级钢筋,端头钢筋的直径为 16mm~20mm,钢筋位于墙体的四角处沿墙厚度方向布置,并设置20mm~30mm的保护层厚度,墙体四角处的端头钢筋内侧与钢筋网焊接形成整体,并在端头钢筋的外侧设置高性能栓钉。根据实际工程受力需要也可将端头钢筋改为钢板。
所述水平分布钢筋与竖向分布钢筋采用HRB335级或HRB400 级钢筋;水平分布钢筋与竖向分布钢筋的直径为12mm~18mm,钢筋外皮包裹FRP纤维布一层,水平与竖向分布钢筋均为等间距布置,可采用焊接或绑扎等方式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417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组合的轻质复合节能板
- 下一篇:一种等离子净化热电制冷空气取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