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脚踏式针头分离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43082.2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96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吕建利;朱文静;袁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立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32 | 分类号: | A61M5/32;A61M5/158 |
代理公司: | 37269 济南帮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媛媛 |
地址: | 25002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头 剪切单元 箱体内腔 输液器 分离处理装置 通孔 本实用新型 驱动单元 剪切 输液管 中空的 刺伤 剪断 前壁 伸入 抽屉 墙壁 穿过 驱动 | ||
脚踏式针头分离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中空的箱体,所述箱体固定在墙壁上,在箱体的前壁上设有通孔;剪切单元,所述剪切单元设置在箱体内腔中,输液器上带有针头的一端穿过通孔伸入箱体内腔中,剪切单元将输液器上带有针头的输液管剪断;驱动单元,设置在箱体上用于驱动剪切单元动作;抽屉,设置在箱体内腔的下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脚踏式针头分离处理装置,可以快速实现对输液器上针头的分离,且操作方便;剪切下来的针头落入收集箱内进行收集,整个分离、收集过程中,不需要操作者直接接触针头,避免了被刺伤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脚踏式针头分离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注射、输液是常见的医学治疗方式,注射时需要使用带针头的注射器、输液时需要带针头的输液器。在护理、治疗完成后,两种医疗器械上的针头均需要拆下进行单独收集。目前在临床上,一般是护士将注射器、输液器放入弯盘内,护理完成后,端着弯盘至操作间,徒手将针头取下,不但费事费力,还存在被扎伤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脚踏式针头分离处理装置,用于快速实现输液器上针头的分离。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脚踏式针头分离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
中空的箱体,所述箱体固定在墙壁上,在箱体的前壁上设有通孔;
剪切单元,所述剪切单元设置在箱体内腔中,输液器上带有针头的一端穿过通孔伸入箱体内腔中,通过剪切单元将输液器上带有针头的输液管剪断;
驱动单元,设置在箱体上用于驱动剪切单元动作;
抽屉,设置在箱体内腔的下部。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内腔包括前后设置的分离腔和绳腔,分离腔与绳腔之间为隔板,在隔板的上方设有缺口,缺口的设置使得分离腔与绳腔连通。
进一步地,剪切单元包括四根首尾连接的剪切杆,四根剪切杆形成一个菱形,每相邻的两根剪切杆之间通过铰接轴铰接连接;在最下方的铰接轴上固定有安装轴,在箱体前壁上固定有固定轴,安装轴与固定轴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在下方的两根剪切杆上均固定有剪切板,在剪切板上设有刀刃。
进一步地,驱动单元包括转动安装在分离腔内的第一线轮、转动安装在绳腔内的第二线轮、拉绳和踏板,拉绳的第一端与最上方的铰接轴固定连接,拉绳的第二端与踏板铰接,踏板铰接安装在位于地面上的支座上,在踏板与支座之间设有扭簧。
进一步地,在箱体的前壁上设有侧窗,收集箱穿过侧窗进入分离腔内。
进一步地,在最上方的铰接轴上转动安装有挂钩,拉绳的第一端与挂钩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在每一剪切杆的第一端固定有耳板,每相邻的两剪切杆之间,其中一根剪切杆上的耳板与另一根剪切杆的第二端铰接连接。
进一步地,在第一、第二线轮的外壁上设有环槽,拉绳与环槽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脚踏式针头分离处理装置,可以快速实现对输液器上针头的分离,且操作方便;剪切下来的针头落入收集箱内进行收集,整个分离、收集过程中,不需要操作者直接接触针头,避免了被刺伤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箱体的三维图;
图4为图3的正视图;
图5为图4中的A-A剖视图;
图6为箱体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立医院,未经山东省立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430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输液针头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辅助治疗粟丘疹的注射针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