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及发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44150.7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81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陈飞;詹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蔚蓝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05 | 分类号: | H02J50/05;H02J50/40 |
代理公司: | 44287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极板 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电场耦合 无线电能 传输效率 发射组件 陶瓷基板 发射端 发射装置 本实用新型 接收组件 贴设 陶瓷 供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及发射装置,所述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包括无线电能发射组件和无线电能接收组件。其中,所述无线电能发射组件包括第一陶瓷基板、第一金属极板和发射端,第一金属极板贴设于所述第一陶瓷基板的一侧表面,发射端与所述第一金属极板连接,用于为所述第一金属极板供电。通过在金属极板设置陶瓷的方式增加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传输效率。从而解决现有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传输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及发射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电能传输作为一种无需连接导线即可实现电能传输的技术,在生活中已经越来越常见,而在大多数应用场景中,所见的大多数为磁场式无线电能传输,而磁场式无线电能传输要求传输范围内不能存在金属及其制品,因而出现了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
在上海慕尼黑电子展期间,村田独家展示了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方案,其中,功率高达10W,目前国际标准没有这么大功率的。此时,无线电能传输的效率达到了70%。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旨在解决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传输效率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所述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包括无线电能发射组件和无线电能接收组件;其中,
所述无线电能发射组件包括:
第一陶瓷基板;
第一金属极板,贴设于所述第一陶瓷基板的一侧表面;
发射端,与所述第一金属极板连接,用于为所述第一金属极板供电。
优选地,所述无线电能接收组件包括第二金属极板和第二陶瓷基板,所述第二陶瓷基板与所述第二金属极板贴合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陶瓷基板与所述第一金属极板之间的贴合设置方式为磁控溅射、蒸发沉积或电子印刷。
优选地,所述第一金属极板的数量可为多个,均与所述第一陶瓷基板的同一侧面贴合设置,且多个所述第一金属极板相互独立;或者,
所述第一金属极板的数量可为多个,所述第一陶瓷基板的数量也为多个,所述第一金属极板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一陶瓷基板的数量,所述第一金属极板与所述第一陶瓷基板一对一设置或者一对多贴合设置,且多个所述第一金属极板相互独立。
优选地,所述第一金属极板与所述发射端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或者导电粘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陶瓷基板与所述第一陶瓷基板贴合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陶瓷基板和所述第二陶瓷基板相对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陶瓷基板和所述第二陶瓷基板的材料为氧化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发射装置,包括壳体及如上所述的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无线电能发射组件。
优选地,所述壳体可拆卸安装于移动终端上的外壳,所述壳体包括等静压成型壳体、模压成型壳体、注浆成型壳体、流延成型壳体及热压铸成型壳体。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一种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所述电场耦合式设置无线电能发射组件和无线电能接收组件,无线电能发射组件包括第一陶瓷基板、第一金属极板以及发射端,其中,第一金属极板贴设于所述第一陶瓷基板的一侧表面,发射端,与所述第一金属极板连接为所述第一金属极板供电。当在第一金属极板表面贴设有第一陶瓷基板时,可以提高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传输效率,以解决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传输效率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蔚蓝无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蔚蓝无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441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容量风电储能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十六槽定子轭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