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菊芋种植的播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44800.8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83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赵孟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C9/08 | 分类号: | A01C9/08;A01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10000 青海***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端 菊芋 本实用新型 挡板 播种装置 菊芋种植 连接杆 顶杆 壳体 下料 播种 播种机 块茎 壳体顶端 连接弹簧 内腔内壁 自由选择 把手筒 传统的 弹簧板 可调节 中腔室 便携 底脚 铰链 拉杆 内腔 相通 种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菊芋种植的播种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脚,底脚的内部开设有与中腔室相通的下料内腔,下料内腔内壁的两侧均铰链有挡板,两个挡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且两个连接杆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拉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壳体顶端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顶杆,两个顶杆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把手筒,且两个连接弹簧的底端分别与弹簧板顶端的两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菊芋种植的播种装置,该装置可有效提升菊芋的种植效率,同时相比传统的播种机更加便携,使用方便,可调节菊芋播种深度,自由选择播种菊芋的块茎大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播种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菊芋种植的播种装置,属于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菊芋,又名洋姜、鬼子姜,是一种多年宿根性草本植物。高1-3米,有块状的地下茎及纤维状根。茎直立,有分枝,被白色短糙毛或刚毛。原产北美洲,十七世纪传入欧洲,后传入中国。其地下块茎富含淀粉、菊糖等果糖多聚物,可以食用,煮食或熬粥,腌制咸菜,晒制菊芋干,或作制取淀粉和酒精原料。宅舍附近种植兼有美化作用。菊芋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称为“21世纪人畜共用作物”。
现有种植菊芋一般为手工种植,但是手工种植效率慢,同时种植需要频繁的弯腰,种植人员比较辛苦,也可通过播种车进行种植,可有效提升效率,但是播种车体积较大,维修和使用不方便,不适用于小规模种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菊芋种植的播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种植菊芋一般为手工种植,但是手工种植效率慢,同时种植需要频繁的弯腰,种植人员比较辛苦,也可通过播种车进行种植,可有效提升效率,但是播种车体积较大,维修和使用不方便,不适用于小规模种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菊芋种植的播种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通过第一隔板分为左腔室、中腔室和右腔室,所述中腔室的一侧开设有拉杆腔室,所述拉杆腔室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拉杆,且两个所述第一拉杆与壳体顶端的弹簧板固定连接,所述左腔室内壁的两侧和右腔室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四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分别与两个滑板的两侧滑动连接,所述壳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脚,所述底脚的内部开设有与中腔室相通的下料内腔,所述下料内腔内壁的两侧均铰链有挡板,两个所述挡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且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拉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壳体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与套筒内部开设有的滑腔滑动连接,且所述滑腔内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回复弹簧,所述回复弹簧顶端与支撑腿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套筒的底端通过支杆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壳体顶端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顶杆,两个所述顶杆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把手筒,两个所述顶杆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板,两个所述支板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弹簧,且两个所述连接弹簧的底端分别与弹簧板顶端的两侧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板的一侧与壳体外侧的第二拉杆固定连接,所述左腔室的底部和右腔室的底部均开设有与中腔室相通的开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腿的边侧刻有刻度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脚顶端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侧板,两个所述固定侧板的一侧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左腔室的内径大于右腔室的内径,所述左腔室的内径和右腔室的内径均小于中腔室的内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菊芋种植的播种装置,该装置可有效提升菊芋的种植效率,同时相比传统的播种机更加便携,使用方便,可调节菊芋播种深度,自由选择播种菊芋的块茎大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脚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未经青海省农林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448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伤种子的播种机
- 下一篇:在刹车时自动变速器回中立的智能高速插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