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收集锉吸式口器昆虫西花蓟马水状唾液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45439.0 | 申请日: | 201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62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天硕;刘晓微;黄祖金;钱蕾;陈法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32218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德溅;徐冬涛 |
地址: | 211225 江苏省南京市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唾液收集 西花蓟马 营养液 本实用新型 唾液 底端 水状 回收利用 两端开口 装置构造 玻璃盖 高效率 口器 吸式 中空 昆虫 渗入 破裂 室内 建造 清晰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收集锉吸式口器昆虫西花蓟马水状唾液的装置,包括唾液收集室(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唾液收集室(3)为中空且两端开口的圆柱体,唾液收集室(3)的顶部盖有玻璃盖(2)、且唾液收集室(3)的底端覆盖夹有营养液的Parafilm膜。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能够高效率地收集西花蓟马的水状唾液,夹有营养液的Parafilm膜置于唾液收集室的底端能够有效避免西花蓟马锉吸取食过程中造成Parafilm膜破裂引起的营养液渗入唾液收集室内将西花蓟马淹死,可实现西花蓟马最大程度的回收利用;该装置构造清晰、便于建造且成本低,适宜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害虫-寄主植物互作分子机理研究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收集锉吸式口器昆虫西花蓟马水状唾液的装置。
背景技术
西花蓟马,是一种世界性检疫害虫,不仅可以直接取食为害植物的叶片、花蕊、果实等,还可以同时传播多种病毒,最后导致植物枯萎死亡。西花蓟马与飞虱、蚜虫等刺吸式口器昆虫不同,是一种典型的锉吸式口器昆虫,取食时,先以上颚口针锉破寄主表皮,再以喙端密接伤口,靠唧筒的抽取作用吸取植物汁液。
唾液在昆虫的取食为害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些唾液成分可以抑制或抵消植物产生的抗性物质,从而调节植物的防御反应。西花蓟马与刺吸式口器昆虫类似,在取食过程中会分泌两种唾液,胶状唾液和水状唾液。胶状唾液主要用于形成唾液鞘,便于口针穿刺植物组织;水状唾液中则含有多种酶类,具有调节植物防御反应的功能。收集西花蓟马的水状唾液为进一步研究其唾液蛋白组学提供了技术支持,从而发现西花蓟马取食为害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唾液成分,为害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西花蓟马个体微小,研究过程中需要的虫量较大。直接提取西花蓟马唾液腺的方法较少且操作难度大,步骤复杂。在过去的研究中,双层Parafilm膜夹营养液法已广泛应用于收集刺吸式口器昆虫的水状唾液,而西花蓟马是典型的锉吸式口器昆虫,使用传统方法容易造成Parafilm膜破裂,营养液流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操作简易、试虫可回收利用的收集锉吸式口器昆虫西花蓟马水状唾液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水状唾液收集过程中的营养液流失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收集锉吸式口器昆虫西花蓟马水状唾液的装置,包括唾液收集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唾液收集室为中空且两端开口的圆柱体,唾液收集室的顶部盖有玻璃盖、且唾液收集室的底端覆盖夹有营养液的Parafilm膜。
所述的Parafilm膜经拉伸后覆盖在唾液收集室的底端。
位于营养液下方的Parafilm膜的下方再覆盖至少一层Parafilm膜作为保护膜。
所述的玻璃盖的中央空心圆上拼接有尼龙网。
所述尼龙网的目数为200目。
所述尼龙网保持湿润以维持唾液收集室内的湿度。
所述唾液收集室的下方设置有作为诱虫灯的LED灯,以提高西花蓟马水状唾液的提取效率。
所述的LED灯设置在底座上,且底座上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能够贴合唾液收集室的外壁且支撑在唾液收集室的外壁凸出的凸环上。
所述的LED灯为黄色LED诱虫灯。
所述的支撑柱为半圆形支撑柱。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454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