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扫风叶片及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46197.7 | 申请日: | 201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19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于柳;蔡正虎;黄家柏;张坤鹏;许超魁;王杰杰;王千广;贺佳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14 | 分类号: | F24F13/14 |
代理公司: | 11473 北京隆源天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闫冬;王忠斌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扫风叶片 减薄区 本实用新型 转动 空调技术领域 变形阻力 局部减薄 左右转动 开槽 电机 能耗 输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扫风叶片,属空调技术领域,该扫风叶片包括扫风叶片本体;所述扫风叶片本体通过开槽和局部减薄的方式形成有第一减薄区;所述第一减薄区沿所述扫风叶片本体的宽度方向进行设置;所述第一减薄区的面积为所述扫风叶片本体的面积的5.6%~7.6%。本实用新型的扫风叶片通过在扫风叶片本体的宽度方向上设置第一减薄区,并将第一减薄区的面积设置为扫风叶片本体的面积的5.6%~7.6%,当扫风叶片左右转动时,可降低扫风叶片的变形阻力,进而有利于提高扫风叶片的转动灵活性,从而也有利于降低带动其转动的电机的能耗输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扫风叶片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挂机通常称分体空调、不受安装位置的限制,更易与室内装饰的搭配,被广泛应用,其一般由外壳、风道结构、室内换热器、扫风结构等部件构成,其中,扫风结构中的扫风叶片用于实现空调的左右出风,现有空调的扫风叶片通常比较厚重,导致其转动不灵活。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扫风叶片,以解决现有空调扫风叶片转动灵活性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扫风叶片,包括扫风叶片本体;所述扫风叶片本体通过开槽和局部减薄的方式形成有第一减薄区;所述第一减薄区沿所述扫风叶片本体的宽度方向进行设置;所述第一减薄区的面积为所述扫风叶片本体的面积的5.6%~7.6%。
可选地,所述第一减薄区沿所述宽度方向贯穿所述扫风叶片本体的两端,且所述第一减薄区的宽度与所述扫风叶片本体沿其出风方向上的长度的1/7-1/5。
可选地,所述第一减薄区设置有第一通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孔的面积为所述第一减薄区的面积的36.7%~49.7%。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孔的的宽度为2.25mm~3.45mm。
可选地,所述扫风叶片本体通过开槽和局部减薄的方式还形成有第二减薄区;所述第二减薄区与所述第一减薄区平行;所述第二减薄区的面积为所述扫风叶片本体的面积的6.7%~9.1%。
可选地,所述第二减薄区的宽度为4.25mm~5.75mm;所述第二减薄区的长度为25.5mm~34.5mm。
可选地,所述第二减薄区设置有第二通孔。
可选地,第二减薄区与所述第一减薄区之间的净距为10.63mm~14.38mm。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扫风叶片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扫风叶片通过在扫风叶片本体的宽度方向上设置第一减薄区,并将第一减薄区的面积设置为扫风叶片本体的面积的5.6%~7.6%,当扫风叶片左右转动时,可降低扫风叶片的变形阻力,进而有利于提高扫风叶片的转动灵活性,从而也有利于降低带动其转动的电机的能耗输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以解决现有空调扫风叶片转动灵活性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扫风叶片。
所述空调器与上述扫风叶片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扫风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461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扫风叶片及空调器
- 下一篇:百叶组件及设有其的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