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翼冗余加强静接点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46587.4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76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晓枫 |
主分类号: | B61L5/06 | 分类号: | B61L5/06;B61L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48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点片 静接点块 安装槽 动接点 霜冻 本实用新型 导通状态 静接点组 上下两层 下雨条件 接线柱 转轴机 组接点 冗余 导通 两层 双翼 连通 脱离 铁路 | ||
1.双翼冗余加强静接点组,包括静接点块(11)和位于静接点块(11)安装槽(111)内的多组接点片(12),各接点片(12)分别连通有接线柱(10),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接点片(12)沿所述安装槽(111)深度方向设有至少两层,且各层接点片(12)间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翼冗余加强静接点组,其特征在于,每组、每层所述接点片(12)外侧分别贴合设有弹性补强片(121),每组接点片(12)外侧的弹性补强片(121)具有向其内侧挤压对应接点片(12)的趋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翼冗余加强静接点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接点块(11)上表面与所述安装槽(111)连通设有多边形沉孔(101),所述弹性补强片(121)连接有与所述沉孔(101)形状一致的补强片定位部(1210),所述接点片(12)连接有与所述沉孔(101)形状一致的接点片定位部(120),所述补强片定位部(1210)及接点片定位部(120)均位于所述沉孔(101)内,所述接线柱(10)位于所述沉孔(101)内与所述弹性补强片(121)及所述接点片(12)连接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翼冗余加强静接点组,其特征在于,多层所述弹性补强片(121)及多层所述接点片(12)分别为一体式导电片。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翼冗余加强静接点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点片(12)弯折成“Z”字形,所述弹性补强片(121)中段呈弧形,且其弧形的两端分别贴合于所述接点片(12)两段相互平行段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翼冗余加强静接点组,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接点片(12)安装于所述安装槽(111)内的一端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弯折并连接有抵接部(123),所述抵接部(123)包括至少一个向远离每组接点片(12)对称轴方向突出的突起部(1231),所述突起部(1231)抵接于所述安装槽(111)内壁,所述接点片(12)弯折端的轮廓成流畅的弧形,所述接线柱(10)插接于所述接点片(12)弧形内圈,所述接线柱(10)与所述接点片(12)接触导通。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所述的双翼冗余加强静接点组,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接点片(12)相对铆接有夹紧活动片(14),所述夹紧活动片(14)包括圆筒状的铆接部(141)及位于铆接部(141)一端的“人”字形的压紧部(14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翼冗余加强静接点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补强片(121)与所述接点片(12)贴合位置设有腰形铆接孔(1211),所述接点片(12)上对应位置设有矩形嵌合孔(1201),所述夹紧活动片(14)的铆接部(141)铆接于所述腰形铆接孔(1211)内,所述压紧部(142)嵌设于所述矩形嵌合孔(1201)内,所述压紧部(142)突出于所述矩形嵌合孔(1201)平面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翼冗余加强静接点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补强片(121)设有位于腰形铆接孔(1211)两侧的卡接孔(1212),两卡接孔(1212)、腰形铆接孔(1211)三者的中心连线位于弹性补强片(121)轴向中线上,“人”字形所述压紧部(142)两端尾端卡设于所述卡接孔(1212)内,两卡接孔(1212)间的最远距离大于同方向上矩形嵌合孔(1201)的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翼冗余加强静接点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孔(1212)、所述矩形嵌合孔(1201)在接点片(12)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均大于所述压紧部(142)该方向上的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晓枫,未经刘晓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4658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铁用新型联锁倒接装置
- 下一篇:轨道机车自动驾驶安全防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