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肢体肌肉训练约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46757.9 | 申请日: | 201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96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谌登红;徐丹;欧阳丽燕;梁加莹;何芬;朱颖霞;余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佛山市顺德区龙江医院) |
主分类号: | A63B21/055 | 分类号: | A63B21/055;A63B23/12;A63B2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黄华莲 |
地址: | 52831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肢体 肌肉 训练 约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肢体肌肉训练约束装置,包括第一肢体套及第二肢体套、连接于所述第一肢体套与所述第二肢体套之间的弹力带及约束带。通过套入第一肢体套与第二肢体套的肢体的运动而带动弹力带产生阻力,不仅能使病人单独进行上肢肌肉训练,而且能够将上下肢联合进行肌肉训练,还能够在病人狂躁乱动时约束病人;该装置制作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肢体肌肉训练约束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病人经常懒动而卧床,病人往往出现坠积性肺炎、肌肉萎缩等各种并发症,为病人的治疗及康复训练增加很多难度。为了患者在卧床或移动不便的情况下能够帮助其进行康复锻炼,现有的康复训练装置大多只能单一的进行上肢或下肢肌肉康复训练,而不能将上下肢联合训练。另外,在病人狂躁乱动时,现有的康复训练装置也不能有效地约束病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肢体肌肉训练约束装置,不仅能够单独进行上肢肌肉训练,也能够将上下肢联合训练,还能够在病人狂躁乱动时约束病人;该装置制作简单,操作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肢体肌肉训练约束装置,包括第一肢体套及第二肢体套、连接于所述第一肢体套与所述第二肢体套之间的弹力带及约束带,所述第一肢体套及第二肢体套均呈环形筒体状,所述第一肢体套及第二肢体套的侧部设有用于调整筒体内周长的连接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肢体套及第二肢体套分别包括布套及填充于所述布套内的海绵。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部采用暗扣或魔术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弹力带的数量为一条以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弹力带的中部设有用于断开或连接的插扣。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约束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肢体套,所述约束带的另一端通过排扣连接于所述第二肢体套。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约束带的中部设有用于与病床连接的铁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肢体肌肉训练约束装置,通过套入第一肢体套与第二肢体套的肢体的运动而带动弹力带产生阻力,不仅能使病人单独进行上肢肌肉训练,而且能够将上下肢联合进行肌肉训练,还能够在病人狂躁乱动时约束病人;该装置制作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肢体肌肉训练约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肢体肌肉训练约束装置的第一肢体套及第二肢体套的剖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肢体套;2、第二肢体套;3、弹力带;4、约束带;5、插扣;6、铁环;7、魔术贴;8、排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佛山市顺德区龙江医院),未经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佛山市顺德区龙江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467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