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同径Y形弧道的内星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47536.3 | 申请日: | 201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648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王耀;刘大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3/22 | 分类号: | F16D3/22;F16D3/8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2 | 代理人: | 段宇 |
地址: | 20182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形弧道 内星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同径Y形弧道的内星轮。所述的星形套外壁一周均开有内球道,所述的内球道上置入有球体;所述的球体被钢套环环形抱箍;球体、星形套、钢套环构成一个所述的六角转体件;所述的钟形壳内底部中心位置开有集油坑,集油坑深度在2‑5mm之间;所述的钟形壳内侧壁上铣有外球道,两个所述的外球道之间为钟形壳内凸壁,所述的钟形壳内凸壁上铣有Y形油槽;本实用新型采用六角转体件置入于钟形壳内部,钢套环外壁与钟形壳内凸壁相接触;钟形壳内灌注有润滑油,钟形壳内凸壁上铣有Y形油槽的技术方案,实现了钢套环外壁与钟形壳内凸壁相接触处的磨损大大的降低,保证了零部件使用的耐久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同径Y形弧道的内星轮。
背景技术
据估计,世界上的能源消耗中约有1/3~1/2是由于摩擦和磨损造成的,一般机械设备中约有80%的零件因磨损而失效报废。摩擦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磨损是摩擦的必然结果,二者均发生于材料表面。磨损是一种微观和动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零件不仅发生外形和尺寸的变化,而且会发生其他各种物理、化学和机械的变化。因此对于汽车内部的零配件的内星轮也不例外,故我们设计者应该尽量的减少各个零配件之间的摩擦,提供好良好的油脂进行润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同径Y形弧道的内星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上述的技术问题所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同径Y形弧道的内星轮,其主要构造有:球体、星形套、钢套环、钟形壳、集油坑、外球道、钟形壳内凸壁、Y形油槽,所述的星形套外壁一周均开有内球道,所述的内球道上置入有球体;所述的球体被钢套环环形抱箍;球体、星形套、钢套环构成六角转体件;
所述的钟形壳内底部中心位置开有集油坑,集油坑深度在2-5mm之间;所述的钟形壳内侧壁上铣有外球道,两个所述的外球道之间为钟形壳内凸壁,所述的钟形壳内凸壁上铣有Y形油槽,所述的Y形油槽其开口状的两条油槽向上延展,其另一条油槽向下延伸至集油坑内;所述的Y形油槽三条油槽交汇处为X点位,X点位的高度为集油坑底到钟形壳顶部长度的5/3-10/7之间;
所述的六角转体件置入于钟形壳内部,所述的钢套环外壁与钟形壳内凸壁相接触;所述的钟形壳内灌注有润滑油。
进一步,所述的钟形壳外密封有防尘套。
进一步,所述的Y形油槽深度区间为0.17-0.28mm,宽度区间为1.1-1.35mm。
进一步,所述的星形套内中心位置开有转轴插孔,并且在插孔内置入固定有转轴。
进一步,所述的钟形壳外底部中心位置焊接有传动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六角转体件置入于钟形壳内部,钢套环外壁与钟形壳内凸壁相接触;钟形壳内灌注有润滑油,钟形壳内凸壁上铣有Y形油槽的技术方案,实现了钢套环外壁与钟形壳内凸壁相接触处的磨损大大的降低,保证了零部件使用的耐久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同径Y形弧道的内星轮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同径Y形弧道的内星轮的钟形壳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同径Y形弧道的内星轮的钟形壳俯视结构图。
图4为图3的A-A处剖面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同径Y形弧道的内星轮的钟形壳内置钢套环俯视结构图。
图6为图3的B-B处剖面结构图。
图中 1-球体,2-星形套,3-钢套环,4-钟形壳,5-集油坑,6-外球道,7-钟形壳内凸壁,71-Y形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475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绝热屋面内天沟溢流口结构
- 下一篇: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