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温零下100至零上350度的磁力驱动泵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53050.0 | 申请日: | 201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431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君;朱成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奥兰克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3/06 | 分类号: | F04D13/06;F04D29/043;F04D29/04;F04D29/02;F04D29/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泵轴 不锈钢叶轮 本实用新型 磁力驱动泵 内磁转子 公差环 耐温 轴套 工作性能稳定 嵌套 叶轮 高温环境 陶瓷材料 轴套连接 卡死 噪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温零下100至零上350度的磁力驱动泵,包括泵轴,泵轴选用陶瓷材料制成的泵轴;泵轴的一端嵌套于内磁转子的中心,泵轴与内磁转子之间设有第一公差环;泵轴的另一端套有一不锈钢叶轮轴套,不锈钢叶轮轴套连接叶轮;泵轴与不锈钢叶轮轴套之间设有第二公差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耐温零下100至零上350度的磁力驱动泵,在低温或高温环境中工作性能稳定,不易卡死,噪音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力驱动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温零下100至零上350度的磁力驱动泵。
背景技术
磁力驱动泵是应用永磁传动技术原理实现力矩的无接触传递的一种新型无密封泵。该泵无密封、可实现零泄漏,特别适用于输送易燃、易爆、易挥发、有毒、有腐蚀以及贵重液体,磁力驱动泵多用于要求泵只能微漏甚至不漏的场合,以及机械密封较难胜任的高真空的场合。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等行业高速发展,高低温检测、压铸等行业对介质温度的要求不断提升,这也对磁力驱动泵的工作温度范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技术中,磁力驱动泵一般采用不锈钢作为泵轴的制作材料,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01、叶轮102、泵轴103、内磁转子104、隔离套105、外磁转子106、电动机107,其中泵轴103与内磁转子104通过螺栓108连接。由于不锈钢材质热膨胀系数太大,因此现有的磁力驱动泵在零下100摄氏度或高温350摄氏度时,性能很不稳定,易出现卡死、噪音过大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温零下100至零上350度的磁力驱动泵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温零下100至零上350度的磁力驱动泵,包括泵轴,
所述泵轴选用陶瓷材料制成的泵轴;
所述泵轴的一端嵌套于内磁转子的中心,所述泵轴与所述内磁转子之间设有第一公差环;
所述泵轴的另一端套有一不锈钢叶轮轴套,所述不锈钢叶轮轴套连接叶轮;
所述泵轴与所述不锈钢叶轮轴套之间设有第二公差环。
本实用新型通过选用陶瓷材料制成的泵轴,直接与内磁转子嵌套连接,并在泵轴与内磁转子以及泵轴与不锈钢叶轮轴套的连接间隙中都设置了公差环以补偿用陶瓷材料制作泵轴时产生的制造公差,同时减少共振效应产生的噪音。
与现有技术中不锈钢泵轴与内磁转子之间以螺栓连接的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增加磁力驱动泵在零下100摄氏度的低温或零上350摄氏度的高温环境中工作的稳定性,减少卡死现象并降低工作时产生的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磁力驱动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耐温零下100至零上350度的磁力驱动泵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2,本实施例展示一种耐温零下100至零上350度的磁力驱动泵,包括泵轴201,泵轴201选用陶瓷材料制成的泵轴;泵轴201的一端嵌套于内磁转子202的中心,泵轴201与内磁转子202之间设有第一公差环203;泵轴201的另一端套有不锈钢叶轮轴套204,不锈钢叶轮轴套204连接叶轮205;泵轴201与不锈钢叶轮轴套204之间设有第二公差环20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增加磁力驱动泵在零下100摄氏度的低温或零上350摄氏度的高温环境中工作的稳定性,减少卡死现象并降低工作时产生的噪音。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变形和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奥兰克泵业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奥兰克泵业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530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