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铁列车的加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53128.9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76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树标;冉春燕;程代钧;杨俊辉;刘培狄;陈健;李兆新;王文林;曾隆隆;韩晓辉;郑耀;罗学峰;聂畅;黄浩东;黄良坤;张三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3/00 | 分类号: | B62B3/00;B61K11/00 |
代理公司: | 44100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毅萍 |
地址: | 51033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横管 支管 加砂装置 本实用新型 开口 漏斗本体 三通管 漏管 漏斗 挡板 地铁列车 压缩空气 储砂箱 加砂 连通 相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铁列车的加砂装置。该加砂装置包括:漏斗和三通管,所述漏斗具有漏斗本体和漏管,所述三通管具有支管、第一横管和第二横管;其中,所述漏管的一端与所述漏斗本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管连接;所述第一横管和所述第二横管的相通且开口相反,所述第一横管和所述第二横管与所述支管连通,且所述第一横管与所述支管的连接处设置有一挡板;所述第一横管的开口用于输入压缩空气,所述第二横管的开口连接至储砂箱。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加砂装置能够有效提升加砂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的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铁列车的加砂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地铁线网的不断发展,已出现很多露天布设的高架地铁线路。当外部环境湿度较大时,高架地铁线路的表面易于湿滑,这会导致地铁列车在行进中容易打滑。
为了防止地铁列车在行进过程中打滑,提高地铁列车的紧急制动减速度,通常在地铁列车上设置有储砂箱,用于在列车打滑时向高架地铁线路上撒砂,以增加高架地铁线路的摩擦力。
在现有的地铁列车中,每列列车安装有多个储砂箱,每个储砂箱可储存35kg砂,储砂箱在地铁列车运行时消耗巨大,因而需要经常向储砂箱中进行加砂作业。目前,基本采用人工加砂方式向储砂箱中进行加砂,需要一个人将软管和漏斗与储砂箱连接,另一个人来向漏斗中加砂并抖动软管,使得砂进入储砂箱,进而完成加砂操作。由于现有的加砂方式依靠砂的自重和人工抖动的方式跌入储砂箱,其加砂速度慢,因而存在加砂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铁列车的加砂装置,能够有效提升加砂速度和效率,实现快速加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铁列车的加砂装置,包括:漏斗和三通管,所述漏斗具有漏斗本体和漏管,所述三通管具有支管、第一横管和第二横管;其中,
所述漏管的一端与所述漏斗本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管连接;
所述第一横管和所述第二横管的相通且开口相反,所述第一横管和所述第二横管与所述支管连通,且所述第一横管与所述支管的连接处设置有一挡板;
所述第一横管的开口用于输入压缩空气,所述第二横管的开口连接至储砂箱。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挡板与所述支管的中线之间的角度为锐角。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加砂装置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漏斗和所述三通管的支撑构件。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支撑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板;其中,
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均呈方形,且端部通过所述支撑架一对一连接,以形成矩形框架;
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壁与所述漏斗本体连接,用于固定所述漏斗本体于所述第一支撑板。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支撑板底部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一万向轮。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支撑板底部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三角加强板,所述三角加强板与所述万向轮锚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加砂装置还包括:U型把手,所述U型把手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根支撑架的顶部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在所述第二横管的外壁套设有一过滤器,所述过滤器靠近所述第二横管的开口处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531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灰岩加工用便捷式运输架
- 下一篇:一种龙门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