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在线监测水体中藻类水华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53622.5 | 申请日: | 201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58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赵学敏;姚玲爱;苟婷;马千里;梁荣昌;赵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7/00 | 分类号: | G01N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华 水藻 在线监测 藻类水华 过滤体 监测箱 通水孔 引流板 止回阀 水体 本实用新型 自动排水阀 方便检测 监测结构 内部固定 泡沫影响 全面接触 左右两侧 过滤网 水循环 消泡器 引流孔 检测 过滤 死角 监测 暴露 流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在线监测水体中藻类水华的装置,包括监测箱本体,所述监测箱本体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水孔,左侧所述通水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自动排水阀。该在线监测水体中藻类水华的装置,通过水华从止回阀进入箱体后,止回阀是为了防止水华回流,导致PH电极暴露在空气中而影响其检测效果,当水华进入箱内后通过消泡器将水华中的泡沫去掉,此时水华继续向左流通,通过引流板的时候,通过引流孔避免水循环死角,使水华能够和过滤体全面接触,通过过滤网将水华中的水藻过滤掉,在左侧引流板和过滤体之间设置监测结构,从而避免了水藻和泡沫影响到检测,达到了方便检测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在线监测水体中藻类水华的装置。
背景技术
水库蓝藻水华监测与管理富营养化,是当前水库水质管理中的主要环境问题,富营养化水体中发生的蓝藻水华,对饮用水安全和公众健康产生潜在威胁,也导致水体生态系统功能退化,我国农业人口众多,水库所在的流域面源污染严重,水库流域经过数十年的开发,富营养化现象普遍,已有不少水库发生了蓝藻水华。
目前市场上的在线监测水体中藻类水华装置多种多样,但是普遍上存在不方便检测的缺点,在水华进入到检测箱内部的时候,部分水藻和水中的泡沫都会随着水流进到箱内,部分水藻和泡沫漂流在传感器旁,使监测环境变得更加恶劣,从而影响了监测装置的检测,故而提出一种在线监测水体中藻类水华的装置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线监测水体中藻类水华的装置,具备方便检测等优点,解决了普遍上存在不方便检测的缺点,在水华进入到检测箱内部的时候,部分水藻和水中的泡沫都会随着水流进到箱内,部分水藻和泡沫漂流在传感器旁,使监测环境变得更加恶劣,从而影响了监测装置的检测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方便检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在线监测水体中藻类水华的装置,包括监测箱本体,所述监测箱本体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水孔,左侧所述通水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自动排水阀,右侧所述通水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止回阀,所述监测箱本体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消泡器,所述消泡器输出轴靠近监测箱本体的一端贯穿监测箱本体的顶部并延伸至监测箱本体的内部,所述监测箱本体内腔的顶壁和底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引流板,所述引流板的右侧开设有影流孔,所述监测箱本体的顶部且位于消泡器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护罩,所述监测箱本体的顶部且位于防护罩的左侧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PH电极,所述监测箱本体的内部且位于左右两侧卡块之间固定安装有过滤体,所述过滤体的右侧且位于监测箱本体内腔的底壁固定安装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内腔的底壁开设有第一出藻孔,所述监测箱本体内腔的底壁开设有第二出藻孔,所述第一出藻孔和第二出藻孔的内部固安装有出藻塞。
优选的,所述过滤体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右侧开设有限定孔,所述限定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防水紫外线灯,所述防水紫外线灯的外径与限定孔的内径相适配。
优选的,两个所述引流板呈对称分布于监测箱本体中轴线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引流板上的影流孔均设置为九个,且均匀分布在引流板的右侧。
优选的,所述固定孔的大小与PH电极的大小相适配,所述出藻塞的外径分别与第一出藻孔和第二出藻孔的内径相适配,且第一出藻孔和第二出藻孔的内径相等。
优选的,左右两侧所述通水孔呈对称分布于监测箱本体中轴线的左右两侧,所述自动排水阀和止回阀的外径均与通水孔的内径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监测箱本体设置为长方体,所述防水紫外线灯与过滤网互相垂直,所述收集箱设置为内部空心且顶面缺失的长方体。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536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体分析仪用炉头装置及气体分析仪
- 下一篇:一种罐内涂膜完整性测定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