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同心圆型共面集成叉指电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54111.5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65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奚亚男;崔皓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钰芯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帮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7 | 代理人: | 颜德昊 |
地址: | 511455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丰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心 圆型 集成 电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同心圆型共面集成叉指电极结构,包括基底,基底上固定设有相互之间平行等距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第一电极的第一端部、第二电极的第一端部和第三电极的第一端部均延伸至基底的侧端,以形成USB接口部,第一电极的第二端部上设有第一叉指条,第三电极的第二端部上设有第二叉指条,第一叉指条与第二叉指条以相互环绕的形式同心的设在基底上,第二电极的第二端部设在所述第一叉指条一侧,该电极结构简单,三个电极间距离的集成固定化,实现了提高检测灵敏度和检测数据精确度的目的,将三个电极的端部延伸至基底侧端以形成USB接口部,实现与USB标准接口紧密对接的目的,简化与电化学工作站之间数据连通的对接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电化学传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同心圆型共面集成叉指电极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科研检测机构或高校实验室在做敏感型电极活性物质的快速检测时,例如血糖检测、尿酸检测中的生化分子,以及化学中的重金属分子和农药残留分子的检测等,大多还是采用三电极体系来对生物化学分子进行快速检测,检测操作上还是采用在盛有待测液的玻璃容器中插入工作电极、对电极和参比电极的方式,采用这种常规的检测方法来进行检测时常会因三个电极的位置关系不能准确固定而使得电极间的电解液的电阻值容易发生变化,进而会出现检测不灵敏、检测数据精度低的问题,而且三个电极与电化学工作站之间的导路连接方式还是采用焊接的形式,导路连接的操作麻烦,不利于电极的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常规三电极体系的检测不灵敏、数据精度低和导路连接的操作麻烦且不利于电极更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同心圆型共面集成叉指电极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同心圆型共面集成叉指电极结构,包括基底,所述基底上固定设有相互之间平行等距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可分别作为参比电极、工作电极和对电极,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三电极的第一端部均延伸至所述基底的侧端,与所述基底共同形成USB接口部,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二端部上设有第一叉指条,所述第三电极的第二端部上设有第二叉指条,所述第一叉指条与所述第二叉指条以相互环绕的同心圆形式设在所述基底上,由于以同心圆的形式相互围绕,使得第一叉指条与第二叉指条的长度可以变得足够长,进而可使得第一叉指条和第二叉指条之间的电容值增大,可以起到增强灵敏度较低的物质的检测信号的作用,提高该电极结构的适用性,所述第一叉指条与所述第二叉指条之间的径向距离为5-100μm,实现了电极间集成微型化的目的,缩小电极之间的距离,还可以起到消除溶液中的浓差极化的作用,以提高该电极结构的检测灵敏性和检测精度,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二端部设在所述第一叉指条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均共面设在所述基底上,共面设计三个电极,有利于观察待测液在该电极结构上的电化学反应,而且设计三个共面的电极,也便于设计USB接口部,使USB接口部标准化,方便通过USB接口与电化学工作站实现数据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极上电镀有氯化银层,可以用作参比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上电镀有纯金层,金的化学性质稳定且导电性能优越,可以用作工作电极,所述第三电极上电镀有铂层,铂的电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对电极。
进一步的,所述基底上设有表面上印刷有图案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均覆盖所述第一电极的中部、所述第二电极的中部和所述第三电极的中部,所述保护层可以起到绝缘保护未参与检测反应和数据连通的电极部分的作用,有效延长该电极结构的使用寿命,保护层的表面上印刷的图案可以是标注第一叉指条和第二叉指条的表面积大小的数据图案,也可以为标注该电极产品的序列号或相关参数的数据图案,保护层上印刷数据图案可以起到方便检测人员通过保护层上的表面积、序列号等数据辨识该电极结构的产品型号的作用,有利于检测人员根据数据图案选择表面积大小合适的电极结构以进行电化学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钰芯传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钰芯传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541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喷淋塔废液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电风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