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感应加热和张力结合的金属板带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54615.7 | 申请日: | 201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18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徐天飞;黄波;柏罗;梅瑞斌;李亮;曹东东;唐伟珉;王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
主分类号: | B21B1/22 | 分类号: | B21B1/22 |
代理公司: | 11504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徐颖超 |
地址: | 066006 河北省秦***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板带 感应加热装置 感应加热线圈 卷带机 轧机 本实用新型 轧辊 轧制 轧制装置 加热 感应加热 加工硬化 对轧辊 下压 软化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感应加热和张力结合的金属板带轧制装置,包括:轧机,轧机上安装有用于轧制金属板带的轧辊;卷带机,卷带机包括对应设置于轧机的前后两侧的第一卷带机和第二卷带机;感应加热装置,感应加热装置包括第一感应加热装置和第二感应加热装置;第一感应加热装置包括对轧辊进行加热的第一感应加热线圈,第二感应加热装置包括对金属板带进行加热的第二感应加热线圈,第二感应加热线圈设置于轧辊的前方,并使金属板带从第二感应加热线圈内部穿过。本实用新型的金属板带轧制装置能够减少金属板带的加工硬化,促进金属板带的动态软化,增加金属板带的极限下压率,得到精度更高、厚度更薄的轧制金属板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板带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感应加热和张力结合的金属板带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板带轧制技术中,实现热轧的加热方式为电阻丝加热,电阻丝通过自身发热然后再把热量传递到轧辊或板材上,从而起到加热效果。这种加热方式热量利用率最高只有50%,电能损失高达50%以上。
感应加热是利用电磁感应的方法使被加热的材料的内部产生电流,依靠这些涡流的能量达到加热目的。感应加热装置主要包括感应线圈,感应线圈和电源相连,电源为感应线圈提供交变电流,流过感应线圈的交变电流产生一个通过工件的交变磁场,该磁场使工件产生涡流进而实现对工件的加热。感应加热的热利用率高达90%以上。感应加热相比于传统的电阻丝加热,具有不直接接触工件、能耗低、热利用率高的优点。
公开日为2012年5月2日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热辊温轧金属薄带和极薄带的装置及方法,并具体公开了“一种热辊温轧金属薄带和极薄带的装置,包括四辊轧机的上工作辊、下工作辊、上支撑辊和下支撑辊;其特征在于:每个工作辊辊面的两侧对称设置加热装置;所述的加热装置由上汇总管、下汇总管和两个汇总管之间的圆弧形金属管组构成;下汇总管的一端和上汇总管的另一端分别与进水管和出水管连通,交流电源的两极分别与加热装置的两端连接”。该专利利用感应加热的方式对工作辊实现加热,然后对金属带材进行轧制,金属带材在轧制前为常温,进入工作辊辊缝后金属带材和工作辊接触传热而被加热,金属带材在加热的同时进行轧制即温轧;由于金属带材加热后导致组织软化,并发生晶粒回复,晶粒晶界产生滑移或孪晶变形,位错等组织缺陷减少,同时由于四辊轧机的刚性较大,因此能够保证轧制金属薄带和极薄带的顺利进行。
公告日为2011年9月14日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金属板带材的热辊温轧装置及方法,并具体公开了“一种金属板带材的热辊温轧装置,包括双辊轧机,在双辊轧机的每个轧辊近距离处设置一个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为金属管架,由两个对称设置的金属管组和一个连接管构成;每个金属管架上的两个金属管组通过连接管互相连通;每个金属管组由上汇总管、下汇总管和多个圆弧形金属管构成,每个圆弧形金属管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汇总管和下汇总管连通;每个金属管架中,其中一个金属管组上设有进水口与进水管连通,另一个金属管组上设有出水口与出水管连通,两个金属管组分别连接交流电源的两极;各圆弧形金属管与轧辊之间的距离为2~10mm,各圆弧形金属管的弧度为120゜~130゜,金属管组的宽度至少为轧辊轴向长度的90%”。该专利利用感应加热的方式对工作辊实现加热,采用金属管架装置设置在轧辊表面,轧制前先将轧辊加热,并在圆弧形金属管中通入水进行冷却,然后对金属板带材进行轧制,金属板带材进入辊缝后被加热导致组织软化,并发生晶粒回复,晶粒晶界产生滑移或孪晶变形,位错等组织缺陷减少,能够保证轧制的顺利进行。
由此可见,感应加热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已经被广泛运用于金属板带轧制技术领域,并取得了良好的技术效果。
但是,现有技术将感应加热的加热方式单独运用于轧辊的预热中,金属带材从常温状态直接进入被预加热过的轧辊缝中进行轧制,不利于金属带材的动态软化。并且,现有板带轧制技术中还容易存在带材跑偏、轧制后带材弯曲、轧制后带材较厚的情形。这些情况都影响着板带的轧制工艺,导致不能得到理想的板带轧制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未经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546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壤修复用土壤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FMM金属薄板的减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