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腕式脉诊仪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62047.5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08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张艳;张希林;辛超;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2 | 分类号: | A61B5/02 |
代理公司: | 11589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志敏 |
地址: | 25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架 滑块 螺杆 步进电机驱动 本实用新型 中心竖杆 导向杆 脉诊仪 腕式 光纤压力传感器 采集 支撑架顶部 便于携带 步进电机 加压控制 螺纹连接 脉象数据 脉象信息 探头压力 用户体验 转动连接 自动加压 滑动 螺杆竖 贯穿 轻便 探头 分层 金氏 脉学 竖直 腕带 微观 | ||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腕式脉诊仪,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下方连接有腕带,支撑架顶部设置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驱动连接有螺杆,螺杆竖直贯穿支撑架并且螺杆底部与支撑架底部转动连接,螺杆通过螺纹连接有横向的滑块,滑块上滑动贯穿有竖直的导向杆,导向杆固定在支撑架上,滑块上固定有中心竖杆,中心竖杆下方连接有带探头的光纤压力传感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腕式结构脉诊仪,小巧轻便,用户体验好,便于携带;(2)采用步进电机驱动的刚性自动加压设计,能够实现金氏脉学理论的分层加压控制,能够更全面、更微观的采集脉象信息,提高了在进行脉象数据采集时探头压力信号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腕式脉诊仪。
背景技术
现有脉诊仪的加压方式可分为自动加压与手动加压两类,其中自动加压多采用气泵加压方式,以探头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反馈控制加压力度。气泵加压方式的优点是加压系统体积小、结构简单、加压力度柔和、控制容易。但这种加压方式有两个重大缺点,一是气体具有可压缩性,利用压缩空气加压时,由于脉搏的搏动,会导致传感器轻微移动,使记录到的脉搏信号失真;二是利用压缩空气加压或减压时,存在时间滞后效应,加压速度不易控制,由于空气的可压缩性,探头的位移量也很难精确控制,因此难以实现随测法、冲测法等诊脉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控制准确,使用方便的腕式脉诊仪。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腕式脉诊仪,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下方连接有腕带,支撑架顶部设置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驱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竖直贯穿支撑架并且螺杆底部与支撑架底部转动连接,螺杆通过螺纹连接有横向的滑块,所述滑块上滑动贯穿有竖直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固定在支撑架上,滑块上固定有中心竖杆,所述中心竖杆下方连接有带探头的光纤压力传感器,支撑架底部设置有可竖直穿过光纤压力传感器的探头的通孔,所述光纤压力传感器和步进电机电连接有信号处理电路,所述信号处理电路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有终端服务器。
上述支撑架包括上下平行的下底板、中隔板和上顶板,所述下底板、中隔板和上顶板之间竖直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步进电机设置在上顶板上方,所述滑块位于中隔板与下底板之间,所述中心竖杆、螺杆和导向杆均垂直于下底板。
上述步进电机的驱动轴与螺杆之间连接有位于中隔板和上顶板之间的联轴器,所述上顶板底部设置有导向筒,所述中心竖杆上部滑动穿在导向筒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步进电机驱动的刚性自动加压设计,由控制器发出控制信号,通过驱动电路可以精确控制步进电机的步进距离,在步进电机驱动部件与探头之间使用刚性连接,从而实现加压过程中探头的精确定位。提高了在进行脉象数据采集时探头的压力信号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腕带,2步进电机,3上顶板,4联轴器,5中隔板,6支撑柱,7螺杆,8下底板,9导向筒,10滑块,11中心竖杆,12导向杆,13光纤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腕式脉诊仪,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下方连接有腕带1,支撑架顶部设置有步进电机2,步进电机2驱动连接有螺杆7,螺杆7竖直贯穿支撑架并且螺杆7底部与支撑架底部转动连接,螺杆7通过螺纹连接有横向的滑块10,滑块10上滑动贯穿有竖直的导向杆12,导向杆12固定在支撑架上,滑块10上固定有中心竖杆11,中心竖杆11下方连接有带探头的光纤压力传感器13,支撑架底部设置有可竖直穿过光纤压力传感器13的探头的通孔,所述光纤压力传感器13和步进电机2电连接有信号处理电路,信号处理电路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有终端服务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未经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620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临床诊脉用带有熏香的脉枕包
- 下一篇:心率气压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