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曲面内穿孔球道的内星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64934.6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03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王耀;刘大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3/22 | 分类号: | F16D3/22 |
代理公司: | 11572 北京卓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段宇 |
地址: | 20182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滑凹槽 本实用新型 弧形球道 星形套 油管道 条纹 腔槽 油孔 轴套 交汇 锯齿状条纹 防滑凸槽 内部润滑 轴套内壁 闭合处 锯齿状 内穿孔 内星轮 外环形 均布 球道 磨损 零部件 贯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曲面内穿孔球道的内星轮。所述的星形套内中心位置开有轴套,所述的轴套内壁铣锯齿状的条纹防滑凹槽,星形套外环形一周均布有6‑8个弧形球道;弧形球道上对称性的开有两个所述的油孔;所述油孔到轴套的锯齿状条纹防滑凹槽之间铣有油管道槽;本实用新型采用纹防滑凹槽与条纹防滑凸槽相互闭合处内部形成油交汇腔槽,油交汇腔槽分别与两个所述的油管道槽相互贯通的技术方案,改善其内部润滑性能,进一步地降低零部件之间的磨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曲面内穿孔球道的内星轮。
背景技术
润滑剂在摩擦表面之间,可以养活由于硬粒磨损、表面锈蚀、金属表面间的咬焊与撕裂等造成的磨损。因此,汽车零部件的内星轮在摩擦表面间供应足够的润滑剂,就能形成良好的润滑条件,避免油膜有破坏,保持零件配合精度,从而大大养活磨损。因此内星轮之间的零配件如何保证其高效的润滑效果,是解决磨损的方案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曲面内穿孔球道的内星轮,从而从结构上下手改善其内部润滑性能,进一步地降低零部件之间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上述的技术问题所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曲面内穿孔球道的内星轮,其主要构造有:滚珠球、束环、星形套、弧形球道、轴套、油交汇腔槽、钟形壳、传动轴、油孔、油管道槽,所述的星形套内中心位置开有轴套,所述的轴套内壁铣锯齿状的条纹防滑凹槽,星形套外环形一周均布有6-8个弧形球道;弧形球道上对称性的开有两个所述的油孔;
所述油孔到轴套的锯齿状条纹防滑凹槽之间铣有油管道槽;
所述的轴套内承插有传动轴,所述的传动轴插入端外壁一周铣有与轴套内壁锯齿状条纹防滑凹槽相匹配的条纹防滑凸槽;所述的条纹防滑凹槽与条纹防滑凸槽相互闭合处内部形成油交汇腔槽,所述的油交汇腔槽分别与两个所述的油管道槽相互贯通。
进一步地,所述的弧形球道上置入有滚珠球。
进一步地,所述的滚珠球、星形套被束环所罩入。
进一步地,所述的滚珠球、束环、星形套构成一个内星轮单体,并且所述的内星轮单体置入于钟形壳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钟形壳底部中心位置外端延伸有驱动轴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纹防滑凹槽与条纹防滑凸槽相互闭合处内部形成油交汇腔槽,油交汇腔槽分别与两个所述的油管道槽相互贯通的技术方案,改善其内部润滑性能,进一步地降低零部件之间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曲面内穿孔球道的内星轮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曲面内穿孔球道的内星轮的内核心件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曲面内穿孔球道的内星轮的星形套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曲面内穿孔球道的内星轮的星形套主视图。
图5为图4的A-A处剖面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曲面内穿孔球道的内星轮的油交汇腔槽行程原理图。
图中 1-滚珠球,2-束环,3-星形套,31-弧形球道,32-轴套,322-油交汇腔槽,4-钟形壳,5-传动轴,6-油孔,7-油管道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6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649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等径S形弧道的内星轮
- 下一篇:一种大扭矩汽车球笼内的星形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