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蒸锅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65126.1 | 申请日: | 201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43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李一峰;张自忠;李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4 | 分类号: | A47J27/04;A47J36/00;A47J36/42 |
代理公司: | 44302 广州圣理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龙木弟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垢 电蒸锅 蒸汽发生器 喷头组件 蒸汽组件 壳体 水泵 本实用新型 常闭开关 进水口 水箱 锅槽 锅体 管体连接 上侧开口 出汽口 出水口 除垢液 第二管 进汽口 体连接 侧端 流出 增设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蒸锅,包括壳体、锅体、水箱、蒸汽组件和喷头组件,壳体设有上侧开口的锅槽,锅体安装在所述锅槽内,蒸汽组件和喷头组件设于壳体的内部,蒸汽组件包括水泵和蒸汽发生器,水泵的进水口与所述水箱通过第一管体连接,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的进水口通过第二管体连接,电蒸锅还包括除垢组件,所述除垢组件的第一端口与所述喷头组件的进汽口连接,所述除垢组件的第二端口设有常闭开关,所述除垢组件的侧端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的出汽口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除垢组件配,合常闭开关使用,除垢时,除垢液在重力和压力的作用下最终会由除垢组件的第二端口流出电蒸锅外部,实现电蒸锅的除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小家电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电蒸锅。
背景技术
电蒸锅是一种在传统的木蒸笼、铝蒸笼、竹蒸笼等基础生开发出来的用电热蒸汽原理来直接清蒸各种食物的厨房生活电器。其具体是利用蒸汽发生器对水进行加热汽化产生高温的蒸汽,然后通过喷头将高温的蒸汽喷出,以实现对食物的烹饪。
现在市场上销售的蒸锅的使用的水介质一般是未被处理的自来水,含有许多钙、镁等盐类,在加热过程中易产生碳酸钙、碳酸镁等水垢,当水垢积累过多时,不仅会降低传热的效率,严重时会造成管道堵塞,造成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除水垢的电蒸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电蒸锅,包括壳体、锅体、水箱、蒸汽组件和喷头组件,所述壳体设有上侧开口的锅槽,所述锅体安装在所述锅槽内,所述蒸汽组件和所述喷头组件设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蒸汽组件包括水泵和蒸汽发生器,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与所述水箱通过第一管体连接,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的进水口通过第二管体连接,电蒸锅还包括除垢组件,所述除垢组件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所述除垢组件的第一端口与所述喷头组件的进汽口连接,所述除垢组件的第二端口设有常闭开关,所述除垢组件的第三端口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的出汽口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除垢组件,在除垢前先把常闭开关拧开,然后加入除垢剂进行加热除垢,除垢液在重力和压力的作用下最终会由除垢组件的第二端口流出电蒸锅外部,实现电蒸锅的除垢,当除垢完成后,拧上常闭开关,通道阻断,由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则会沿着喷头组件喷出。
优选的,所述壳体下壁设有接头通孔,所述除垢组件的第二端口通过所述通孔延伸至壳体外部,方便将水垢排出电蒸锅外部。
优选的,所述壳体下壁设有下侧开口的凹槽,所述接头通孔设于凹槽的顶壁,所述除垢组件的第二端口通过所述通孔伸入凹槽内,方便外接设备用于接收水垢。
优选的,所述常闭开关为盖体,所述盖体与除垢组件的第二端口螺纹连接,其结构简单,且方便使用。
优选的,所述喷头组件包括喷头基座和喷头盖,喷头基座中部设有连通其上端和下端的出汽通道,所述出汽通道的下端为所述喷头组件的进汽口,所述出汽通道的上端为所述喷头组件的出汽口;所述锅槽底壁中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锅体中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喷头基座上端依次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插入锅体内腔,所述喷头盖连接于喷头基座的上端,所述喷头盖上设有若干个喷射孔,通过喷头盖上的若干喷射孔,对蒸盘进行均匀加热。
优选的,优选的,所述喷头基座上部设有控制所述出汽口开合的压力装置,所述出汽通道的压力大于顶端预设阈值可打开所述出汽口,在压力装置的作用下,蒸汽会迅速地积累起来,形成高压高温蒸汽,当管道内部的压力大于大气压和压力装置的重力时,压力装置会被顶开,大量的高压高温蒸汽从喷头喷出,由于蒸汽通道很短,瞬时产生的蒸汽量大,因此从产生蒸汽到积累到喷出,整个过程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从而实现出蒸汽快、蒸汽量大、蒸汽温度高等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651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