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式PC构件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65252.7 | 申请日: | 201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89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浩然;李晓鹏;马再兴;杨彬彬;高双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浩然 |
主分类号: | B28B15/00 | 分类号: | B28B1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伍传松 |
地址: | 410600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高新技术产业***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式 pc 构件 生产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式PC构件生产线,包括生产区、若干固定模台以及若干上层移动工位,所述固定模台布置在生产区上,且沿所述生产区的长度方向顺序排列,所述上层移动工位位于所述固定模台的上方,且沿生产区长度方向顺序排列,所述上层移动工位包括上层工位车和上层模台,所述上层模台铺设在上层工位车的顶部,所述上层工位车可沿生产区长度方向行走。通过布置上下两层的固定模台和上层移动工位,提供一种立体型的复式PC构件生产线,改变了以往只有一层的固定模台,从而大大提高了对厂房的利用率,在下层固定模台的PC构件完成后,通过移动对应的上层工位车,以便对该固定模台上的PC构件进行吊装作业。本实用新型应用PC构件生产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C构件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式PC构件生产线。
背景技术
在PC构件及预制混凝土生产领域,两种大规模的生产的方式为流水线生产和固定模台生产。流水线生产方式为通过在地面布置滚轮实现模台在工厂内部不同作业工位间流转。固定模台生产方式为在车间内部布置固定模台,直接在固定模台上组织生产。不论流水线生产方式还是固定模台生产方式,都是将设备或者模台平铺在车间内部,厂房空间的利用率极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式PC构件生产线,提高PC构件生产线对厂房空间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式PC构件生产线,包括生产区、若干固定模台以及若干上层移动工位,所述固定模台布置在生产区上,且沿所述生产区的长度方向顺序排列,所述上层移动工位位于所述固定模台的上方,且沿生产区长度方向顺序排列,所述上层移动工位包括上层工位车和上层模台,所述上层模台铺设在上层工位车的顶部,所述上层工位车可沿生产区长度方向行走。
进一步优化,所述固定模台的两侧沿生产区的长度方向设有轨道,所述上层工位车的两侧设有向下延伸的行走支架,所述行走支架的底端和对应的轨道相接。
进一步优化,所述行走支架包括行走横梁和支撑钢柱,所述行走横梁和轨道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支撑钢柱的一端和上层工位车固定连接,另一端和行走横梁固定连接,所述行走横梁上转动连接有若干行走轮,所述行走轮与轨道滚动相接。
进一步优化,至少一个行走横梁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和对应行走横梁上的行走轮传动相接。
进一步优化,所述上层工位车的顶部四周向上延伸设有护栏。
进一步优化,相邻的固定模台之间通过螺栓或焊接连接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布置上下两层的固定模台和上层移动工位,提供一种立体型的复式PC构件生产线,改变了以往只有一层的固定模台,从而大大提高了对厂房的利用率,在下层固定模台的PC构件完成后,通过移动对应的上层工位车,以便对该固定模台上的PC构件进行吊装作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复式PC构件生产线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上层移动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复式PC构件生产线,包括生产区1、若干固定模台2以及若干上层移动工位3,固定模台2布置在生产区1上,且沿生产区1的长度方向顺序排列,上层移动工位3位于固定模台2的上方,且沿生产区1长度方向顺序排列,上层移动工位3包括上层工位车31和上层模台32,上层模台32铺设在上层工位车31的顶部,上层工位车31可沿生产区1长度方向行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浩然,未经陈浩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652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气设备散热保护装置
- 下一篇:多晶硅用坩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