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陶瓷烧结用的承烧台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66007.8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57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区定容;李致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致远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5/00 | 分类号: | F27D5/00 |
代理公司: | 44377 佛山市海融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志超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棒状陶瓷 本实用新型 均匀设置 陶瓷管 胚体 通孔 排气 炉膛 温度均匀性 有机粘结剂 不易变形 成品陶瓷 互相平行 矩形板体 两端封闭 烧结过程 陶瓷烧结 脱脂 半圆型 陶瓷棒 挥发 排出 平置 生胚 塑型 平行 变形 封闭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陶瓷烧结用的承烧台,所述承烧台上设置相互平行的沟槽,所述沟槽用于放置管状或棒状陶瓷胚体;所述承烧台均匀设置若干个用于排气的通孔;所述承烧台为矩形板体。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承烧台上设置互相平行的V型、U型或半圆型沟槽,管状或棒状陶瓷胚体平置在沟槽内塑型,可避免成品陶瓷棒或陶瓷管变形;整个承烧台均匀设置若干个排气通孔,将管状或棒状陶瓷生胚体脱脂烧结过程中有机粘结剂挥发产生的气体排出,保证陶瓷棒或陶瓷管成品不易变形;且承烧台两端封闭或四端封闭的设置,可防止炉膛中间的热量散掉,大大提高承烧台的温度均匀性,提高生产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烧结用的烧结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陶瓷烧结用的承烧台。
背景技术
目前,陶瓷制品因其材料本身特有的抗折强度、高压电绝缘性、抗热冲击性,以及具有损耗性低和化学稳定性好的特点,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中,陶瓷管、陶瓷棒或者陶瓷柱在电子精密仪器中被广为运用,在陶瓷管、陶瓷棒或者陶瓷柱的制作过程中,陶泥干燥后没有强度无法形成产品,因此需要高温烧结后固化成型。现有的陶瓷制品由一般经过配料、成型、脱脂烧结及后加工这几个过程,在脱脂烧结过程中陶泥中的有机粘结剂熔融、挥发和裂解,会产生一些气体,若气体不排出则会导致胚体产生鼓泡、裂纹和变形,最终导致陶瓷管、陶瓷棒或者陶瓷柱产品报废。
目前,陶瓷管、陶瓷棒或者陶瓷柱的烧结生产往往采用吊烧,又称为竖烧的方式。吊烧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开吊烧孔,直接在生坯陶瓷一端开吊烧孔,烧结时吊烧孔穿在耐高温材料上;另一种是吊烧头方式,将生坯陶瓷其中一个端头外径适当增大,使得端头最大外径大于生坯陶瓷棒外径,便于将生胚陶瓷卡在带槽的承烧台上,实现吊烧。传统的吊烧方式使得陶瓷管、陶瓷棒或者陶瓷柱在烧结过程中,直立烧结,容易发生倒毁,且烧结温度不均匀导致陶瓷成品容易弯曲变形,工艺复杂。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瓷烧结用的承烧台。旨在解决现有的承烧台脱脂烧结管状或棒状陶瓷胚体时无法排气导致陶瓷棒或陶瓷管容易变形、承烧台上温度不均匀以及承烧台无法叠置批量生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陶瓷烧结用的承烧台,其中,所述承烧台上设置相互平行的沟槽,所述沟槽用于放置管状或棒状陶瓷胚体;所述承烧台均匀设置若干个用于排气的通孔;所述承烧台为矩形板体。
所述的陶瓷烧结用的承烧台,其中,所述承烧台的两侧边分别设置一块支撑板,所述承烧台的底部设置与支撑板位置和尺寸相匹配的凹边,所述支撑板和凹边均设置在与沟槽平行的侧端,支撑板和凹边相互卡位用于将多个承烧台叠置。
所述的陶瓷烧结用的承烧台,其中,所述沟槽开口大于管状或棒状陶瓷胚体的直径,所述沟槽的深度大于陶瓷胚体的半径。
所述的陶瓷烧结用的承烧台,其中,所述沟槽的长度大于管状或棒状陶瓷胚体长度。
所述的陶瓷烧结用的承烧台,其中,所述承烧台四边分别设置一挡板,所述沟槽两端的挡板均开设与沟槽两端端部开口对应的孔。
所述的陶瓷烧结用的承烧台,其中,所述沟槽为V型槽、U型槽或半圆槽中的一种。
所述的陶瓷烧结用的承烧台,其中,所述承烧台为耐火的氧化铝或氧化锆粉体烧结固化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陶瓷烧结用的承烧台,通过在承烧台上设置互相平行的V型、U型或半圆型沟槽,管状或棒状陶瓷胚体躺置在沟槽内塑型,可避免陶瓷棒或陶瓷管成品变形;整个承烧台均匀设置若干个排气通孔,将管状或棒状陶瓷生胚体脱脂烧结过程中有机粘结剂挥发产生的气体排出,保证陶瓷棒或陶瓷管成品不易变形;多个承烧台还可以依靠两端的支撑板和凹边卡位配合叠置,可实现管状或棒状陶瓷胚体批量生产,且方便卸载,工艺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致远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致远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660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处理炉自动伸缩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泥窑富氧添加混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