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显示设备、电梯及其可视对讲紧急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66658.7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72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舒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舒东 |
主分类号: | B66B3/00 | 分类号: | B66B3/00;B66B5/02;B66B5/00 |
代理公司: | 11514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坦 |
地址: | 610014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边框 本实用新型 透明防护层 外壳正面 电梯 紧急报警装置 显示器设置 安装空间 避免装置 加强部件 可视对讲 外力破坏 显示设备 内固定 显示器 整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显示设备、电梯及其可视对讲紧急报警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正面边框内固定有显示器;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加强部件;所述显示器设置于透明防护层内,且所述透明防护层与所述外壳正面边框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有利于节省安装空间、保持电梯外观整洁,并能有效避免装置本体受到外力破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设备、电梯及其可视对讲紧急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权威数据,2017年我国电梯保有量561万台,电梯年产量81万台,约为世界产量的三分之二。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电梯第一大国,但电梯整体故障率依然较高。以杭州市“96333电梯应急处置平台”数据为例,2017年杭州市电梯总量11万台,受理报警电话64040个,电梯应急处置11723起(其中困人故障6239起,设备故障5484起),解救被困人员总计13762人,平均每天受理报警电话175个,现场应急处置32起,解救被困人员37人。随着我国电梯市场持续高速发展了20年,大量在用电梯已经进入了“老龄化”阶段,使用15年以上电梯数量已达43万台,安全风险不断增加。同时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快速老龄化,社会公众包括残障人员对电梯质量安全的要求日益提高,电梯紧急报警及应急救援引起了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依据当前我国电梯技术法规、标准规定,在用电梯紧急报警普遍采用与有人值守的值班室连接的语音对讲系统,不适应语言、听力障碍的残障人员使用,报警可靠性差、执行效率和安全等级低,越来越难以满足乘客人性化安全需求。针对这一状况,我国相关电梯技术法规、标准正通过修订对电梯紧急报警装置和对讲系统提出更高要求,将明确规定“应设置符合GB/T24475要求的远程报警系统,确保有一个双向对讲系统与救援服务持续联系”。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智慧电梯救援监示及炫动传媒平台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02464976 U],涉及电梯智能化技术。该实用新型包括“电梯物联智能传媒装置”,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远程报警功能,其外部结构示意图见该专利说明书图3。如该专利说明书中表述:“电梯物联智能传媒装置2安装于电梯1轿厢内”;“所述电梯物联智能传媒装置2包括RFID自动识别模块、运行数据采集监控传感模块、数字媒体模块、以及通信模块;所述RFID自动识别模块包括RFID电梯电子登记证、RFID电梯检验合格证、维保人员资质卡、业主电子签名卡、以及读卡端;所述运行数据采集监控传感模块包括运行状态传感模块、环境参数传感模块、音视频采集模块、以及一键救援按钮;所述数字媒体模块包括媒体数字显示器、以及信息互动终端;所述通信模块包括固定通信网络模块、移动通信网络模2块、以及WiFi网络模块;所述数据中心6包括特种设备云计算中心、智能电梯数据中心、救援呼叫中心、实时监察中心、客户服务交流中心、地理信息中心、以及技术支持中心;其中,维保人员资质卡、业主电子签名卡均通过读卡端连接智能电梯数据中心;RFID电梯电子登记证、RFID电梯检验合格证均连接智能电梯数据中心;运行状态传感模块分别连接智能电梯数据中心、实时监察中心;环境参数传感模块分别连接实时监察中心、救援呼叫中心;音视频采集模块分别连接实时监察中心、救援呼叫中心;一键救援按钮连接救援呼叫中心;媒体数字显示器连接实时监察中心;信息互动终端分别连接救援呼叫中心、客户服务交流中心;固定通信网络模块、移动通信网络模块、WiFi网络模块均连接地理信息中心;固定通信网络模块、移动通信网络模块、WiFi网络模块均连接无线通信网络;智能电梯数据中心、救援呼叫中心、实时监察中心、客户服务交流中心、地理信息中心、技术支持中心均连接特种设备云计算中心;”该方案未涉及电梯物联智能传媒装置具体细节及安装位置(未表明装设于电梯轿厢轿壁及轿门、层门结构内),不能满足残障人员乘坐电梯时紧急报警相关技术标准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舒东,未经舒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666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