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脱离式RFID标签的环保袋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67064.8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49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杨庆辉;杨周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33/00 | 分类号: | B65D33/00;B65D3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城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4 | 代理人: | 刘伍堂 |
地址: | 201707 上海市青浦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脱离 rfid 标签 环保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快递环保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防脱离式RFID标签的环保袋。一种具有防脱离式RFID标签的环保袋,其特征在于:环保袋本体的上端为开口,环保袋本体的上端开口处采用双头拉链拉合连接,并且双头拉链的两端汇合处端采用锁签连接;位于环保袋本体的正面上部连接设有防脱离机构。同现有技术相比,提高环保袋循环使用次数,降低环保袋成本流失;使用锁签将双头拉链锁死,执行锁签锁止操作,锁签的侧面錾有条形码和二维码,用于在掐断锁签开袋之前进行扫码识别确认开袋,能够起到防盗防作弊的功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快递环保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防脱离式RFID标签的环保袋。
背景技术
传统的环保袋组成:包牌和环保袋,包牌贴在环保袋上。包牌上具有:始发分拨信息、一段码信息、集包目的地信息,用来追溯环保袋的始发信息和终点信息以及便于流水线分拣。
然而,快递使用的环保袋仅仅为普通的传统环保袋,虽然节约成本,但是不够智能化,没有摆脱高强度的作业模式,没有减轻作业人员的工作量,对于包裹上的面单还是存在大量的错扫和漏扫的情况发生。
除此以外,传统的环保袋在网点公司与分拨中心之间来往运输,易造成环保袋丢失或被盗取,对环保袋自身缺乏追踪的能力,造成大量的成本流失。
实际操作时,需要大量人力长时间手握扫码枪,对包牌上的集包目的地条形码进行手动扫码,易导致错扫和漏扫的发生;包牌为机器打印出来的,且通过胶水粘贴在环保袋上的,包牌容易歪斜错位,不利于人眼识别分拣和把枪扫描识别;包牌和环保袋接触式黏贴,暴露在外部,容易和外界频繁摩擦,包牌和环保袋都很容易损毁,成本代价高,扫码率降低;包牌为接触式黏贴,结构稳定性差,极易脱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防脱离式RFID标签的环保袋,提高环保袋循环使用次数,降低环保袋成本流失;使用锁签将双头拉链锁死,执行锁签锁止操作,锁签的侧面錾有条形码和二维码,用于在掐断锁签开袋之前进行扫码识别确认开袋,能够起到防盗防作弊的功效;RFID电子标签通过胶体黏贴于第二磁体上,第二磁体与第一磁体相吸,同时第二磁体通过锯齿与第一磁体啮合匹配,第一磁体通过胶体黏贴于环保袋本体上,盖板两侧设有簧片,盖板盖合后簧片的撑脚与第一磁体能够抵触,确保第一磁体及第一磁体上的RFID电子标签不易从环保袋本体上脱落,结构稳定性较佳,更换RFID电子标签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具有防脱离式RFID标签的环保袋,包括环保袋本体、双头拉链、防脱离机构、锁签、可与物联网连接的RFID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环保袋本体的上端为开口,环保袋本体的上端开口处采用双头拉链拉合连接,并且双头拉链的两端汇合处端采用锁签连接;位于环保袋本体的正面上部连接设有防脱离机构,所述的防脱离机构包括盖板、第一磁体、第二磁体,第一磁体的背面通过胶体粘合于环保袋本体的上部,位于第一磁体的正面上下两侧分别横向设有第一锯齿,在第一磁体的上连接设有第二磁体,位于第二磁体的上下两侧分别横向设有第二锯齿,所述的第一锯齿与第二锯齿为啮合连接;第二磁体上通过胶体粘合可与物联网连接的RFID电子标签;位于第一磁体及第二磁体的上方设有盖板,并且盖板位于环保袋本体的上部临近双头拉链处,并且盖板的顶部铰接环保袋本体,位于盖板靠近第二磁体的内表面上至少设有两组簧片,两组簧片分别位于盖板内表面的左右两端位置。
所述的簧片为L型结构,簧片的一端与盖板的内表面连接,簧片的另一端连接撑脚,撑脚的内侧面连接橡胶套。
所述的盖板的底部连接设有把手。
所述的第二磁体的一侧连接设有提手。
所述的锁签包括锁体、锁牌,锁体呈长条形带状结构,并且锁体上均布设有锁齿,锁体的头部为圆弧形结构,并且锁体头部宽度小于锁体的宽度;锁体的尾部连接锁牌,锁牌的正面设有条形码,锁牌的背面设有二维码;位于条形码一侧的锁牌上连接设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前后部分别设有限位孔;所述的锁体与锁牌为一体式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东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670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多模导航接收机的测试装置
- 下一篇:单晶炉的炉内清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