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拱桥底模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67493.5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31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王龙奉;徐田;朱礼友;王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交通学院;山东恒堃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37218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支文彬 |
地址: | 250357***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千斤顶底座 油缸 落模 倾斜状态 转动 千斤顶 底模板 活塞杆 横梁 底模支撑 向上移动 缩回 大行程 拱桥 下移 向内 底座 伸出 驱动 干涉 | ||
一种拱桥底模支撑装置,油缸Ⅰ及油缸Ⅱ的活塞杆先向外伸出,驱动底模板向上移动厘米,千斤顶底座Ⅰ与千斤顶底座Ⅱ与横梁分离,分离后千斤顶底座Ⅰ连同千斤顶Ⅰ转动至倾斜状态,千斤顶底座Ⅱ连同千斤顶Ⅱ转动至倾斜状态,油缸Ⅰ及油缸Ⅱ的活塞杆向内缩回,使底模板完成落模,由于落模时斤顶底座Ⅰ、千斤顶底座Ⅱ转动至倾斜状态,其下移时不会与横梁发生碰撞干涉,利用油缸的大行程进行落模,提高了落模的行程,提高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建造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拱桥底模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拱桥施工过程中,底模板的支撑一般采用千斤顶将其支撑在移动模架的横梁上,由于千斤顶的行程较小,当落模时,底模板的下降高度过小,从而导致需要将千斤顶上的支撑座拆除,如果要达到底模落模行程大的效果,传统支撑系统无法满足大行程、自动化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实现底模板大行程调节且不用拆卸机械千斤顶的拱桥底模支撑装置。
本实用新型克服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拱桥底模支撑装置,包括:
移动模架的横梁,其左侧安装有耳座Ⅰ,其右侧安装有耳座Ⅱ;
油缸Ⅰ,竖直设置,其下端通过销轴Ⅰ铰接安装于耳座Ⅰ上,其活塞杆头端通过销轴Ⅲ铰接安装于底模板下端的左侧;
油缸Ⅱ,竖直设置,其下端通过销轴Ⅱ铰接安装于耳座Ⅱ上,其活塞杆头端通过销轴Ⅳ铰接安装于底模板下端的右侧;
千斤顶底座Ⅰ,位于底模板下端的左侧,其上端安装有千斤顶Ⅰ,所述千斤顶Ⅰ通过连接装置Ⅰ与底模板相连,当底模板处于浇筑工序时,千斤顶底座Ⅰ处于竖直状态,且其下端与横梁的上端相接触,千斤顶Ⅰ的上端与底模板的下端相接触,当底模板处于落模工序时,千斤顶底座Ⅰ向外侧偏转至倾斜状态;
千斤顶底座Ⅱ,位于底模板下端的右侧,其上端安装有千斤顶Ⅱ,所述千斤顶Ⅱ通过连接装置Ⅱ与底模板相连,当底模板处于浇筑工序时,千斤顶底座Ⅱ处于竖直状态,且其下端与横梁的上端相接触,千斤顶Ⅱ的上端与底模板的下端相接触,当底模板处于落模工序时,千斤顶底座Ⅱ向外侧偏转至倾斜状态。
进一步的,上述连接装置Ⅰ包括安装于底模板下端的耳座Ⅲ以及偏心连杆,所述偏心连杆一端与千斤顶Ⅰ相连,其另一端通过销轴Ⅴ与耳座Ⅲ铰接连接,当千斤顶底座Ⅰ下端与横梁上端不接触时,在重力作用下千斤顶底座Ⅰ转动至倾斜状态。
进一步的,上述连接装置Ⅱ包括安装于底模板下端的耳座Ⅳ以及偏心连杆,所述偏心连杆一端与千斤顶Ⅱ相连,其另一端通过销轴Ⅵ与耳座Ⅳ铰接连接,当千斤顶底座Ⅱ下端与横梁上端不接触时,在重力作用下千斤顶底座Ⅱ转动至倾斜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油缸Ⅰ及油缸Ⅱ的活塞杆先向外伸出,驱动底模板向上移动厘米,千斤顶底座Ⅰ与千斤顶底座Ⅱ与横梁分离,分离后千斤顶底座Ⅰ连同千斤顶Ⅰ转动至倾斜状态,千斤顶底座Ⅱ连同千斤顶Ⅱ转动至倾斜状态,油缸Ⅰ及油缸Ⅱ的活塞杆向内缩回,使底模板完成落模,由于落模时斤顶底座Ⅰ、千斤顶底座Ⅱ转动至倾斜状态,其下移时不会与横梁发生碰撞干涉,利用油缸的大行程进行落模,提高了落模的行程,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模板支撑浇筑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千斤顶底座离开横梁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千斤顶在重力作用下偏摆至倾斜状态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模板落模完成后的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交通学院;山东恒堃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交通学院;山东恒堃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674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离式墩柱浇筑用模板
- 下一篇:一种悬索桥主缆架设用的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