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保焊自动化工装快速切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69485.4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60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左上;严诗华;张波;陈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江铃集团联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32 | 分类号: | B23K9/32;B23K37/047 |
代理公司: | 11582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强 |
地址: | 330096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装底座 支撑板 气缸 工装底板 底端 工装件 上表面 抬升 快速切换装置 本实用新型 自动化工装 导向组件 辅助操作 工作效率 夹持组件 螺栓固定 切换装置 设备运行 提升设备 叉车 工装 顶杆 拼接 转运 增设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装切换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二保焊自动化工装快速切换装置,包括工装底座,所述工装底座的上表面放置有工装底板,所述工装底板的上表面设有夹持组件,所述工装底板与工装底座通过导向组件相拼接,所述工装底座的下方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底端固定在地面上;工装底座的底端增设有支撑板与气缸,气缸能够使得支撑板与顶杆抬升,使得工装件高度完成抬升,以便于叉车对工装件进行转运,设备运行时不需要工作人员辅助操作,有效的提升设备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装切换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保焊自动化工装快速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以及行业内的竞争加剧,针对二保焊工种的要求越来越高。首先顾客对二保焊焊接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焊接产品中以往存在的诸如飞溅、毛刺、焊瘤等外观缺陷已不能为人们所接受,然而由于焊接工人技术水平差异、心态情绪波动、生产责任心等个体因素差异,在人工二保焊的基础上现已难以保证焊接质量的稳定;故目前工厂逐步的推行二保焊自动化操作,但是二保焊自动化操作依旧暴露出一些问题,自动化工装切换时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辅助操作,效率较低,针对目前的二保焊使用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有必要对二保焊自动化工装装置进行结构上的改进与优化。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保焊自动化工装快速切换装置,具有有效的提升工装的切换效率,提升设备工作效率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二保焊自动化工装快速切换装置,包括工装底座,所述工装底座的上表面放置有工装底板,所述工装底板的上表面设有夹持组件,所述工装底板与工装底座通过导向组件相拼接,所述工装底座的下方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底端固定在地面上,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通过焊接设有顶杆,所述顶杆的顶端贯穿工装底座的底面到达工装底座的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二保焊自动化工装快速切换装置优选技术方案,夹持组件包括固定条、限位杆、套圈、压力杆与螺纹杆,所述固定条通过螺栓固定在工装底板的上表面,所述限位杆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条的内侧表面,所述螺纹杆贯穿限位杆的侧面,所述套圈套接在螺纹杆的侧表面,所述套圈的两侧对称设有压力杆,所述固定条的侧面嵌合放置有夹持板,所述压力杆的另一端架设在夹持板的侧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二保焊自动化工装快速切换装置优选技术方案,导向组件包括凸条与滑槽,所述凸条一体成型在工装底板的底面,所述滑槽开设在工装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凸条放置在滑槽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二保焊自动化工装快速切换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持板为长方体构件,所述夹持板的异于压力杆的一侧表面均匀开设有啮合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二保焊自动化工装快速切换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工装底座的上表面对称设有两个工装底板,两个所述工装底板的内侧通过焊接固定有稳定杆,所述工装底板的底端通过转杆连接有滚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二保焊自动化工装快速切换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纹杆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转盘,所述螺纹杆异于转盘的一端外缘处一体成型有膨胀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二保焊自动化工装快速切换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为长方体构件,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对称设有四个顶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工装底板的上表面增设有夹持组件,夹持组件使用时通过啮合齿对二保焊焊接设备的底座进行加压,并使得二保焊焊接设备完成固定,工装底座的底端增设有支撑板与气缸,气缸能够使得支撑板与顶杆抬升,使得工装件高度完成抬升,以便于叉车对工装件进行转运,设备运行时不需要工作人员辅助操作,有效的提升设备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江铃集团联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南昌江铃集团联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694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保焊机用管线卷盘
- 下一篇:一种焊机、气瓶及管线的一体式收纳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