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土壤样品的自动分选装样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71659.0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95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史淑娟;刘洋;马放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兰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1/06 | 分类号: | B65B1/06;B65B1/28;B65B43/54;G01N1/34 |
代理公司: | 11543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东瑞 |
地址: | 100098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漏斗 装样 扇形区域 土壤样品 装样容器 本实用新型 十字形隔板 对角 自动分选 自动化 制备技术领域 底部封闭 开口相对 上下两层 法装 土样 下层 制备 制样 上层 出口 配合 开放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样品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分选装样组件。一种土壤样品的自动分选装样组件,装样组件分为上下两层,包括:上层的四分漏斗以及下层的装样容器;四分漏斗包括:漏斗以及十字形隔板;十字形隔板将漏斗内部分为等份的四个扇形区域,其中一组对角的扇形区域底部开放,另一组对角的扇形区域底部封闭;装样时,四分漏斗的出口与装样容器的开口相对。本实用新型利用四分漏斗与装样容器相配合实现了土壤样品的自动化四分法装瓶,实现了土样制备的自动化,提高了制样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样品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分选装样组件。
背景技术
土壤样品制备,是指土壤样品从田间采集后经历混匀、干燥、磨细和过筛的过程。如图1所示,传统土样制备流程包括:取样、去除土壤中混杂的砖块、石灰结核、根茎动植物残体等异物、风干、粗磨、细磨、称重装瓶等步骤。按照国家环保行业标准HJ/T 166-2004《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第八章样品制备”的相关要求,在土样装瓶的过程中均需采用四分法对土壤样品进行分选。传统土样制备过程中采用人工方式实现四分,具体方法为:将土堆成锥状,然后用尺转动,将锥体铺成饼状,之后用尺画出十字线,取对角的两个扇形部分的土样进行四分,最后进行装瓶。以上操作过程为纯人工操作,制备过程存在工作量较大,周期长,制样效率低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对土壤样品进行分选装瓶的组件,以实现自动化的土样制备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土壤样品的自动分选装样组件,该装样组件分为上下两层,包括:上层的四分漏斗以及下层的装样容器;
四分漏斗包括:漏斗以及十字形隔板;十字形隔板将漏斗内部分为等份的四个扇形区域,其中一组对角的扇形区域底部开放,另一组对角的扇形区域底部封闭;
装样时,四分漏斗的出口与装样容器的开口相对。
装样的具体流程为:利用机械手将装有土壤样品的料框运送至四分漏斗上方,并倾倒土壤样品至四分漏斗的十字形隔板中心,粉末样品呈正态分布沿四分结构中心线自然下落在重力的作用下,土壤样品将大致均匀地分布在四个扇形区域内中,底部开放的扇形区域内的土壤样品物落入与四分漏斗出口相对的装样容器内,而底部封闭的扇形区域内的土壤样品物则保留在原地,从而达到对土壤样品的均匀分离,两部分粉末状样品的性状原则上尽可能保持均匀、一致,彼此互有代表性,实现粉末样品分样取样的目的。
进一步的,装样组件还包括:能够沿水平方向前后移动的固定架,四分漏斗通过限位导引卡槽安装在固定架上,在不进行分选装样任务时,固定架向内收回,避免四分漏斗影响机械手移动;进行分选装样任务时,固定架向外伸出,令四分漏斗的出口与装样容器的开口相对。
进一步的,为方便机械手对四分漏斗的夹持,四分漏斗的外壁处还设有定位夹持凸台。
进一步的,装样容器可以是分装瓶或分装袋,分装瓶或分装袋的数量为两个以上;装样容器放置在旋转架上,装样时,装样容器以旋转的形式依次与四分漏斗的出口相对。
进一步的,旋转架安装在机架上,机架能够沿水平方向上下摆动,分装时,机架摆动,令装样容器呈倾斜状态,通过四分漏斗出口的土壤样品进入装样容器后,首先与装样容器的侧壁接触,从而避免尘土飞扬。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四分漏斗与装样容器相配合实现了土壤样品的自动化四分法装瓶,实现了土样制备的自动化,提高了制样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所述的传统土样制备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四分漏斗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兰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兰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716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