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流用电设备的供电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72247.9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52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涂玲玲;郑祥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卫星电子(中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7/00 | 分类号: | F04D27/0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尹文涛 |
地址: | 5284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用电 设备 供电 连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流用电设备的供电连接装置,结构简单易实现,当用户通过操控指令输入模块向控制模块输入操控指令后,控制模块根据操控指令来输出对应的脉冲信号,以便于通过受控开关驱动模块、常闭开关而在所述直流输出接口上产生对应的脉冲信号,之后连接在所述直流输出接口上的直流用电设备通过相关电路检测到该脉冲信号,然后根据识别到的操控指令来改变自身工作状态,如此,本装置与直流用电设备通讯和供电都复用了所述直流输出接口,有利于减少本装置与直流用电设备之间的连接线条数,便于具体的实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流用电设备的供电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风扇驱动器主要采用旋钮电阻开关来进行风速大小控制或采用按键开关来进行风速档位切换,而当风扇驱动器与操控开关设置的较远时,向风扇驱动器供电和向风扇驱动器输入控制指令需要多根长连接线,其连接麻烦。
因此,如何克服上述存在的缺陷,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直流用电设备的供电连接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直流用电设备的供电连接装置,包括有顺次电连接的直流输入接口1、常闭开关2、以及用于与直流用电设备电连接的直流输出接口3,所述常闭开关2上连接有用于驱动常闭开关2动作的受控开关驱动模块4,所述受控开关驱动模块4电连接有用于根据操控指令而向受控开关驱动模块4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输入相应脉冲信号的控制模块5,所述控制模块5上电连接有操控指令输入模块6,所述直流输入接口1上还并联有用于本装置供电的DC/DC电源转换模块7。
如上所述的一种直流用电设备的供电连接装置,所述控制模块5 包括有单片机51和连接在所述单片机51上的晶振电路52,所述受控开关驱动模块4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与所述单片机51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电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直流用电设备的供电连接装置,所述操控指令输入模块6为连接在所述单片机51上的键盘阵列,所述键盘阵列上的按键采用常开触动开关。
如上所述的一种直流用电设备的供电连接装置,所述常闭开关2 采用受继电器线圈RE1控制的继电器开关K1,所述直流输入接口1通过继电器开关K1的常闭触点线路与所述直流输出接口3连接,所述受控开关驱动模块4为与所述继电器线圈RE1连接的受控供电电路。
如上所述的一种直流用电设备的供电连接装置,所述受控开关驱动模块4包括有二极管D6、电阻R28、NPN三极管Q1、电阻R16、以及电阻R17,所述二极管D6负极与所述常闭开关2上的继电器线圈RE1 一端、DC/DC电源转换模块7一正电压连接端电连接,二极管D6正极与所述继电器线圈RE1另一端、电阻R28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8 另一端与所述NPN三极管Q1集电极电连接,NPN三极管Q1发射极与所述电阻R17一端、DC/DC电源转换模块7一负电压连接端电连接, NPN三极管Q1基极与电阻R17另一端、电阻R16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6另一端作为所述受控开关驱动模块4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控制模块5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卫星电子(中山)有限公司,未经卫星电子(中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722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凹型建筑室内楼面变形缝构件
- 下一篇:一种导光板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