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溶解釜的进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73196.1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58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杨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康巢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5/02 | 分类号: | B01F15/02;B01F7/18;B01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北辰区天津医***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溶解釜 进料口 进料斗 本实用新型 进料装置 升降机构 转向机构 密封性 保证 | ||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溶解釜的进料装置,包括与溶解釜进料口相配合使用的进料斗、加设在溶解釜上控制进料斗靠近或远离溶解釜进料口的转向机构和加设在溶解釜上并控制进料斗进入到溶解釜进料口的升降机构。本实用新型具有在向溶解釜内进料时,增大溶解釜的进料口,进料完成后,可以移离溶解釜的进料口,达到了加快进料和保证其密封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溶解釜进料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溶解釜的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溶解是物质由固相转变为液相的相变过程。在生产甘油磷酰胆碱的工艺过程中,需要将固体的碳酸钾加入到盛放溶液的溶解釜内进行溶解,在 30±2℃的温度下搅拌2小时,得到所需要的混合物容易,然后在进行后续工艺流程。
由于固体的碳酸钾极易吸水,所以在向溶解釜加入碳酸钾的步骤要快,并且要保证溶解釜的密封性,使溶解釜的反应温度控制在30℃左右,但是现有的溶解釜的进料口比较小,工作人员只能分批次的向溶解釜内添加碳酸钾固体,这样就会花费很多的时间,使碳酸钾长时间的暴露在空气中,进而会影响碳酸钾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溶解釜的进料装置,其具有在向溶解釜内进料时,增大溶解釜的进料口,进料完成后,可以移离溶解釜的进料口,达到了加快进料和保证其密封性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溶解釜的进料装置,包括与溶解釜进料口相配合使用的进料斗、加设在溶解釜上并控制进料斗靠近或远离溶解釜进料口的转向机构和加设在溶解釜上并控制进料斗进入到溶解釜进料口的升降机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转向电机和与转向电机同轴连接并带动进料斗转动的转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接在溶解釜上的升降支架、竖直固接在升降支架上的螺杆、带动螺杆转动的转动电机、与螺杆配合使用并用于固定转向电机的升降板和竖直固接在升降支架上用于限制升降板转动的光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向溶解釜内添加固体碳酸钾时,先将溶解釜进料口的密封盖打开,然后正向启动转向电机,转轴向靠近溶解釜进料口的方向转动,进而带动进料斗向靠近溶解釜进料口的方向转动,直到进料斗正好处于溶解釜进料口的正上方为止,然后正向启动转动电机,螺杆转动,进而带动进料斗向靠近溶解釜进料口的方向下移,直到进料斗与溶解釜进料口完全配合为止,然后向进料斗内添加固体碳酸钾,添加完毕后,反向启动转动电机,螺杆反向转动,进而带动进料斗向远离溶解釜进料口的方向上移,直到回到初始高度为止,然后反向启动转向电机,转轴向远离溶解釜进料口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进料斗向远离反应釜进料口的方向移动,直到进料斗回到初始位置,然后将密封盖密封好溶解釜进料口,在进行后续工艺操作。通过该进料装置,不仅加快进料,缩短了进料时间,还保证其密封性,不影响后续工艺运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与进料斗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转轴卡接的第一卡箍、与进料斗卡接的第二卡箍和连接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的连接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安装在转轴上安装进料斗时,先将第一卡箍固定在转轴上,保证第二卡箍形成的圆形套处于竖直状态,将进料斗放置在第二卡箍内锁紧即可;当需要拆卸进料斗进行更换时,先将第二卡箍松卸,然后将进料斗拿离第二卡箍即可,然后松卸第一卡箍,移离转轴即可。通过加设连接组件,方便了工作人员更换进料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斗在与第二卡箍连接处开设有容纳第二卡箍的容纳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设容纳槽是为了进料斗放置在第二卡箍形成的圆形套内时,向进料斗内添加固体碳酸钾时,进料斗发生倾斜,保证了第二卡箍可以稳定的固定进料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康巢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康巢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731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分子生产用定量加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润滑轴承材料粉体搅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