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蒸烤一体机的内胆下加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74029.9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83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蒋圣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6/24 | 分类号: | A47J36/24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史冠静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机 内胆 加热 系统 | ||
一种蒸烤一体机的内胆下加热系统,包括内胆,其特征在于:内胆底部具有向下凹陷的内凹部,内胆的外底壁固定有下定位板,下定位板与内胆外底壁之间留有安装腔,在安装腔内安装有相互独立工作的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第一加热管位于所述内凹部的正下方,第二加热管位于内胆底部除内凹部之外区域的正下方。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蒸烤一体机的内胆下加热系统的底部加热管分为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布局更加合理,可实现不同功率,保证加热过程连续不间断,并且,由于第一加热管位于内胆底部内凹部的正下方,因此,不需要额外增加蒸发冷凝水的装置,其产生的热量可均匀地传递到内胆冷凝水区域,进而高效地蒸发冷凝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烤一体机,尤其是涉及蒸烤一体机的内胆下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蒸烤一体机中,底部加热管为单管结构,蒸功能模式下,内胆底部产生的冷凝水由安装在内胆底部的发热盘蒸发,一方面,内胆中可以看到发热盘,影响用户感官体验,另一方面,底部加热管布局受限,加热管热力密度较大,造成橱柜温升较高。另外,为了使内胆内部温场更为均匀,人们对加热管结构进行改进,如申请号为201810054799.0(申请公布号为CN 108158428 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所公开的《一种烤箱及其烤牛排的方法》,其内胆内部设有接触加热的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包括上接触加热装置和下接触加热装置,上接触加热装置和下接触加热装置分别用于对食物的上下两面进行煎烤,比如上接触装置可以为烤箱顶部加热装置中的一个加热装置,下接触加热装置为烤盘,烤盘的背部设有电阻丝加热膜。虽然,这种加热结构的加热效果较好,但其仅应用于烤箱中。综上所述,有待对现有的蒸烤一体机的内胆下加热系统作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布局合理、不需要额外增加冷凝水蒸发装置的蒸烤一体机的内胆下加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蒸烤一体机的内胆下加热系统,包括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底部具有向下凹陷的内凹部,所述内胆的外底壁固定有下定位板,所述下定位板与内胆外底壁之间留有安装腔,在所述安装腔内安装有相互独立工作的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所述第一加热管位于所述内凹部的正下方,所述第二加热管位于内胆底部除内凹部之外区域的正下方。
为了将第一加热管产生的热量更加均匀地传导至内胆表面,在所述内凹部的外壁面上固定有石墨片,所述第一加热管压紧所述的石墨片。
进一步优选,所述石墨片粘接在内胆的外底壁上,且石墨片与所述第一加热管为过盈配合。
优选地,所述内凹部为内胆底部后侧的中间区域。这样,蒸功能模式下,内胆底部的冷凝水汇集至该中间区域内。
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的加热功率大小不同。
下定位板可以有多种固定结构,优选地,所述下定位板通过下固定板支架固定在内胆的外底壁上。
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可以有多种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通过加热管支架固定在下定位板上。
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向后伸出于下定位板并固定在内胆后盖上。
为了保证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在安装状态下的平整度,所述下定位板的上表面形成有用来顶住加热管的拉伸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蒸烤一体机的内胆底部加热管分为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布局更加合理,可实现不同功率,保证加热过程连续不间断,并且,由于第一加热管位于内胆底部内凹部的正下方,因此,不需要额外增加蒸发冷凝水的装置,其产生的热量可均匀地传递到内胆冷凝水区域,进而高效地蒸发冷凝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740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FFU的龙骨吊顶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系统实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