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冲炮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75470.9 | 申请日: | 201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45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杜中华;刘海平;杨玉良;李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41A19/61 | 分类号: | F41A19/6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油管 油泵 本实用新型 速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储油罐 回油阀 回油管 击发 火炮 控制器控制 控制装置 线缆连接 依次连接 控制器 复进机 空气端 拉回 内筒 摇架 时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前冲炮控制装置,其包括依次连接的储油罐、第一连接油管、油泵和第二连接油管;所述第二连接油管与复进机内筒的空气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油管通过回油管连接储油罐,所述回油管上设置有回油阀;前冲炮的炮尾设置有位移速度传感器,前冲炮的摇架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油泵、回油阀、位移速度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通过线缆连接控制器。本实用新型用控制器控制油泵自动拉回后坐部分,确定火炮的击发时机并可实现火炮的自动击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武器装备研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冲炮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前冲炮指在身管复进过程中击发的地面压制火炮。其利用复进能量抵消一部分射击后的后坐动能,从而减小炮架受力,减轻火炮重量。尽管前冲炮具有明显的优点,但是以下几个问题限制了其在部队的装备使用。
首先,发射前要先将后坐部分(主要是炮身)拉回到后方位置被发射卡锁挂住;其次,由于不同温度、不同射角、不同装药号下射击,火炮后坐长度变化较大,为了确保每次射击后,后坐部分都能后坐到特定位置被发射卡锁挂住,需要手工设定击发时机(通常是击发时的复进速度或复进位移);火炮瞎火后,要重新将后坐部分拉回后方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前冲炮控制装置,用控制器控制油泵自动拉回后坐部分,用控制器自动确定火炮的击发时机并可实现火炮的自动击发。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前冲炮控制装置,其包括依次连接的储油罐、第一连接油管、油泵和第二连接油管;所述第二连接油管与复进机内筒的空气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油管通过回油管连接储油罐,所述回油管上设置有回油阀;
前冲炮的炮尾设置有位移速度传感器,前冲炮的摇架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所述油泵、回油阀、位移速度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通过线缆连接控制器。
进一步的,前冲炮的发射卡锁通过线缆与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前冲炮的击发装置为电磁击发装置,所述击发装置通过线缆连接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击发装置包括设置在前冲炮的闩体内的击针室和设置在击针室内的击针,所述击针室的头部设置有击发孔,所述击针室的尾部设置有底座电磁铁,所述击针的尾部设置有盲孔,所述盲孔内设置有击针簧;所述击针簧的一端设置在盲孔内且与击针相连,另一端与底座电磁铁相连;所述击针的尾端设置有击针电磁铁。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电磁铁和击针电磁铁通过线缆连接击针电源,所述击针电源与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为PLC、单片机或PC。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利用控制器、油泵、传感器和电磁击发装置来自动实现拉回后坐部分、自动确定不同射击条件下的击发时机,自动实现击发等功能。解决了目前前冲炮使用中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为前冲炮的部队使用提供了可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击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储油罐、2第一连接油管、3油泵、4第二连接油管、5复进机内筒、6回油管、7回油阀、8前冲炮的炮尾、9位移速度传感器、10摇架、11温度传感器、12线缆、13控制器、14前冲炮的发射卡锁、15击发装置、16闩体、17击针室、18击针、19击发孔、20底座电磁铁、21盲孔、22击针簧、23击针电磁铁、24击针电源、25复进活塞、26复进杆、27连接杆、28身管、29前冲炮总电源、30复进机外筒。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754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蒸发器换热管在线清洗机
- 下一篇:一种气枪消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