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全身超低温身体机能恢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75865.9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19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波;李众利;张恭谦;刘艳华;孙晓;王晓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领动运动康复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7/00 | 分类号: | A61F7/00 |
代理公司: | 37212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氮 雾化循环 冷疗 本实用新型 杜瓦瓶 软体 超低温 便于携带 管路连接 恢复系统 冷气循环 冷却器具 人体治疗 身体机能 升降平台 体积减小 雾化效果 循环风机 制造成本 输液管 雾化舱 舱体 加热 运输 搬运 医学 优化 | ||
1.一种便携式全身超低温身体机能恢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杜瓦瓶(1)、液氮雾化循环单元以及软体冷疗舱(4);
杜瓦瓶(1)内含液氮,与液氮雾化循环单元通过输液管(5)连接;
液氮雾化循环单元包括冷气循环舱(2)、液氮雾化舱(3)以及循环风机(6);液氮雾化舱(3)内含有液氮雾化装置,液氮雾化舱(3)位于冷气循环舱(2)的下端,冷气循环舱(2)的上端安装循环风机(6),循环风机(6)与液氮雾化舱(3)之间通过管路Ⅰ(8)连接,循环风机(6)与冷气循环舱(2)之间通过管路Ⅱ(7)连接;液氮雾化舱(3)与软体冷疗舱(4)之间连接有回气管(9),冷气循环舱(2)与软体冷疗舱(4)之间连接有出气管(10);
软体冷疗舱(4)包括舱体本体(41)以及升降平台(43);舱体本体(41)的侧面开有舱门(44)以及氮气进出口(45),顶部开有透气口(46),升降平台(43)可拆卸安装在舱体本体(41)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全身超低温身体机能恢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液氮雾化舱(3)液氮入口对侧安装有L形挡板(31),增长氮气雾化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全身超低温身体机能恢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液氮雾化舱(3)的入口安装有电磁阀(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全身超低温身体机能恢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液氮雾化舱(3)和冷气循环舱(2)内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全身超低温身体机能恢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LC伺服控制系统(13),PLC伺服控制系统(13)与温度传感器(12)、循环风机(6)、电磁阀(1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全身超低温身体机能恢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显示模块(14),温度显示模块(14)与PLC伺服控制系统(13)连接,温度显示模块(14)用于显示温度传感器(12)采集的温度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全身超低温身体机能恢复系统,其特征在于,舱体本体(41)包括外壳(411)和内里(412),外壳(411)和内里的材料均为高密度牛津布,外壳(411)上带有充气口(413),外壳(411)和内里(412)的侧面形成充气支撑腔,内里(412)中间形成冷疗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全身超低温身体机能恢复系统,其特征在于,软体冷疗舱(4)还包括分流装置(42),分流装置(42)使用魔术贴可拆卸安装在内里(412)侧壁,通过管道(421)分别与回气管(9)和出气管(10)连通;分流装置(42)包括进气腔室(422)和出气腔室(423),进气腔室(422)侧壁开有与冷疗舱(4)连通的进气豁口(424),出气腔室(423)侧壁开有与冷疗舱(4)连通的出气豁口(42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全身超低温身体机能恢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出气管(10)和回气管(9)组成管道组,与分流装置(42)伸出软体冷疗舱(4)外侧的管道(421)对接,出气管(10)与进气腔室(422)对接,回气管(9)与出气腔室(423)对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全身超低温身体机能恢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升降平台(43)采用机械升降或者液压升降的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领动运动康复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省领动运动康复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7586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